林楓的表情變化也落在了兩人眼中。
隻見林楓緩緩放下茶杯道:“我的20不能變,至於你們的份額,如果你們要讓出一部分,我不管。”
這回輪到黎總和楊守城皺眉了。
原本他們是想通過林楓的口,否了劉瑋強及其背後之人插手的心思。
開玩笑,林楓上一部電影《永無止境》還在上映著呢,已經突破了1億美元的華語片記錄,那部也是全華夏人陣容,憑什麼這部《無間道》不會又爆呢。
再說了,他們可都是看過劇本的,確實是真正的好戲啊。
讓他們放棄一個點,都會像割他們的肉。
原本他們的心思很簡單,借林楓的口否決掉這個提議,這樣他們既不會得罪人,又不用拿出份額,是最理想的狀態。
畢竟林楓他們是了解的,對待港島電影人,根本沒有現在內地其他人的姿態。
如今的內地其他人,不說跪舔吧,也差不多。
他們港島電影人進大陸,到哪,其他投資人和明星們不是使勁巴結,要啥給啥。
可是到了林楓這裡,對待他們港島人的態度就特彆強硬,感覺是用一種高傲的視角在俯視他們港島人,這種落差就很難受。
但是又偏偏離不開。
沒其他原因,就是林楓的所有電影都賺錢,大賺特賺的那種,還能在全球範圍內捧明星,看看如今的劉得華就知道了。
他們是萬萬沒想到,林楓也不吃他們這套,悠哉悠哉地又將皮球踢了回來。
這樣他們就很難受。
看著好整以暇的林楓,兩人對望了一眼,這次是黎總來口了。
“我們就是想問問林導,是不是非要他不可?沒有他,會不會影響到電影的質量?”
其實這才是他們真正擔心的地方。
如果林楓說出,沒有劉瑋強,電影的質量會受到影響,特彆是票房無法保證的話,他們咬著牙也會分出份額。
畢竟他們拍電影的最大因素就是為了賺錢。
什麼情懷、為港島電影發展什麼的都是狗屁,就是有那麼一點點,也隻是附加的,重要的是錢、錢,還是錢。
林楓明白他們的意思,微微一笑。
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除了他,其他兩人呢?”
楊守城立刻回答:“那兩人沒什麼問題,畢竟他們也是剛剛涉及導演,莊聞強甚至剛剛從tvb出來,之編劇過一部電影。
林導能給他們機會學習,他們怎麼可能挑三揀四的。”
林楓點點頭,這個比較合理。
林楓使用麥照輝,主要是看中他的出身對於警匪劇的把握度。
畢竟之前,天恩的編劇小組就是因為不知道港島警察方麵的具體製度,在根據林楓給的大綱編寫時,還怕被罵,找了李小萍求情,就是這個道理。
林楓精力有限,不可能任何細節都實時把握,他又特彆想拍成經典,那細節就不能出紕漏。
至於像原片一樣,音像店單據日期與陳永仁墓碑日期之間的槽點更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