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原先的一切構想都是在林楓親自執導的基礎上的。
如今,讓兩個沒什麼成績的人把握這麼重要的項目,他們心中確實沒底。
雖然下部其實就是為上部服務的,但是畢竟也是真金白銀的投資啊。
林楓笑了一下:“兩位放心,我不會什麼都不管的。而且對於他們兩個,我還是有些信心的。”
林楓還就不相信,兩人合作能拍出《竊聽風雲》係列的人,連這樣一個照葫蘆畫瓢的項目都把握不住?
“對了,”林楓繼續說,“為了有名目送內地審查,就弄成合拍片吧。上部就算了,依舊如此,下部由天恩占20份額,至於剩下的怎麼分配,你們自己商量著來。”
這是兩人沒再抵製天恩入股,畢竟如今下部換成了麥照輝和莊聞強,誰也不知道最終會如何,天恩入股也不是不行。
好在上部沒有變化,依舊是他們兩家,這才是真正賺大錢的項目。
最後,一致商定,就按此執行。
下部林楓依舊獲得20,屬於監製和版權續集分成,
環亞35,英黃25,天恩20,這三家是出資方。
散場後,大家各自行動起來。
林楓也要儘快將下部的故事梗概寫出來。
雖然林楓依舊打算使用原第三部中的主要劇情,但這一部在林楓看來確實有諸多不如意的地方,必須要修改,同時在上部中也增加一些暗示和隱喻。
比如楊錦榮這個人物要在上部中有更明確一些的出場和交集。
林楓依據這個思路以及原版第三部的主要劇情修改。
首先是時間線混亂與敘事割裂的問題:
原版電影中采用非線性的多時間線交叉敘事2002年主線、2004年劉建明精神崩潰線、陳永仁犧牲前的回憶線),導致觀眾理解門檻過高。
尤其是陳永仁與沈澄陳道明飾)合作調查的閃回片段過於跳躍,與主線銜接生硬。
林楓將簡化時間線。
下部中將陳永仁的回憶線集中在單一時間段如2002年調查韓琛時期),避免頻繁跳躍到不同年份。
同時用更明確的視覺符號如服裝、色調)區分時間線。
另外就是強化主線邏輯,刪減冗餘支線。
將劉建明的精神崩潰與陳永仁的過往經曆通過更直觀的線索如關鍵證物、台詞呼應)聯係起來,而非依賴抽象的心理隱喻。
對於人物角色方麵,原版第三部中,沈澄和楊錦榮這兩個角色塑造得有些問題。
其中沈澄陳道明)的角色有些突兀。
沈澄作為內地警察的加入缺乏鋪墊,與主線劇情的關聯薄弱,其存在更像是為了“內地市場”而強行塞入的角色,與陳永仁、劉建明的核心矛盾缺乏深度互動。
林楓修改時,將沈澄設定為韓琛集團與內地黑幫交易的中間人,讓他的調查直接威脅到劉建明的隱藏身份,形成三方角力。
同時增加沈澄與陳永仁的共情點如同樣作為臥底的孤獨感),而非僅靠台詞強調“合作”。
並且精簡沈澄與楊錦榮黎明飾)的冗長對峙戲,聚焦其推動主線衝突的作用。
喜歡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請大家收藏:()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