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拍攝結束了。
雖然進度不快,警校的戲份隻拍了一些群戲,或者說需要群演的戲,之後還要繼續拍攝例如劉建民訓練的單人鏡頭,和陳永仁的特寫。
可是林楓還算是滿意。
回到酒店,林楓與麥照輝、莊聞強、老曹幾人過了一次今天拍攝的素材,總結今天的拍攝情況和明天的拍攝計劃,就叫了老曹在房間裡宵夜。
“感覺怎麼樣?”林楓喝了口啤酒問道。
老曹放下筷子,認真地想了想道:“說實話,確實不錯。他們雖然很多人不明白導演這麼要求的意圖,但是執行力很強,做得也很到位。
就感覺......怎麼說呢?”
“本能?”林楓接話道。
“對,就是本能。單單這點,就比我們國內很多幕後團隊強。”
林楓笑笑,不置可否。
你要說老曹錯吧,他確實沒說錯。
這些港島的幕後人員確實在商業片方麵有些優勢,特彆是臨場發揮和應變方麵。
但你要說他們就比內地的團隊強,也不見得。
這裡麵有點“幸存者偏差”的意思。
畢竟林楓要求的團隊都是曆史驗證過的,至少對於《無間道》這部電影來說是非常優秀的。
但是,港島商業片幕後人員的執行力是建立在港片黃金時代一部部喂出來的,是屬於一種熟能生巧的本能。
不過他們的上限不高。
內地電影人,隻要給他們機會,隻要有足夠的試錯成本,成長的速度是相當恐怖的。
沒看到最近很火的《哪吒2》的製作水準,一點也不比好萊塢最頂級的動畫片差嗎。
林楓站起來,拍了拍老曹的肩膀:“不必妄自菲薄,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輝煌了。用不了多久,內地的電影人就會趕上來,超過去,而且差距會越拉越大。”
說完,離開了老曹的房間。
第二天拍攝繼續,依舊是警校。
不過今天人員就少了很多,昨天的群演基本沒有,今天主要是單人補拍。
比如陳冠西入伍鏡頭,就是采用跟拍,然後通過三次不同走位展現劉建明心理變化。
這些都比較簡單,設置一些鏡頭都由麥照輝執導。
這也是林楓在督促麥照輝感受《無間道》的節奏和風格,以便在他執導《無間道》下部時,能夠做到很好的風格統一。
拍攝時,時間是最不經花的,林楓就這樣白天拍攝,晚上看素材,與主創討論總結,安排第二天拍攝計劃......
今天,劇組準備拍攝一幕大戲。
就是黃sir被推下樓,砸在汽車頂的那場。
“三號機準備跟拍!”
林楓盯著六個監視器畫麵。
這幕使用替身實拍。
特技演員站在四層樓高的腳手架上係威亞。
煙火師阿pau對著對講機吼:替身)你記好保護墊位置啊!”扶著安全繩往下看:“撲街,來啊。”
他突然轉頭問林楓:“導演,等下我是睜著眼死還是閉著眼?"
“你的眼那麼小,再怎麼睜都不像任大華啦,閉著吧。”
林楓也開了個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