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人生如同兩麵鏡子,互相映射卻又截然不同。
在這加速的畫麵飛逝中,一切仿佛都變得錯亂起來。
然後,畫麵突然定格。
陳永仁停在了於警局裡拍攝犯人照片的那一刻,原本年輕朝氣的麵孔被參差的胡茬所掩蓋,眼裡的亮光儘成了厭倦的頹靡。
而劉建明則在一個標準的敬禮後,洗去了年少的不羈與輕佻,變得沉穩堅定。
林楓一直覺得,這部片的原片導演劉瑋強,使用兩個人扮演同一個人不同的兩個年齡段這個想法非常合適。
不像有的影視劇,一個人從16歲演到60歲,那個畫麵尷尬得讓人腳指頭能摳出三室一廳。
對,說的就是你,劉奶奶。
在林楓看來,那份氣質的更迭,一個人無論怎麼扮演,也很難把這份十年光陰帶來的巨變如此直接而鮮明地顯現出來。
......
老辛是一位獨立影評人,一直在給《電影雙周刊》和《明報》撰稿。
今天,他也被英黃邀請過來參加首映。
不過他自認為是一個比較有原則的影評人,對於這些電影公司的伎倆一清二楚,本不想答應。
不過,這部電影在之前的宣傳中,一直被打上“港片救世之作”的名頭,他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實。
是的,他就是來挑毛病的。
老辛一直覺得,林楓這個導演被人吹捧的太過了。
他的所有電影老辛都看過,除開兩部短片,到目前為止的三部長片都不是特彆對老辛的胃口。
誠然,老辛也承認《三隻猴子》拍得很好,劇本深度、鏡頭語言、音效等等都屬上乘,可並不是老辛的菜,故事總體風格過於陰暗沉悶。
他老辛可不是老學究,不是越晦澀難懂的電影就越喜歡的。
至於剩下的《那些年》和《永無止境》,在老辛看來,無非是有些特點的商業快餐電影,跟經典一點都挨不上邊。
當看到開頭介紹兩個主角的過往時,他迅速在本子上記下:鏡頭語言出色,剪輯適當,但雙線交錯過於頻繁,會造成部分普通觀眾的理解障礙。
雖然他寫下了缺點,但站在專業影評人的角度,還是認為這個開頭是比較優秀的,至少對得起林楓的名頭。
於是接著往下看。
故事敘事從音響店的陳劉二人對話到天台見麵,故事敘事節奏變慢。
當他看到兩位主角在音像店裡相遇,天台上“三年又三年”時,會心一笑,並在本子上記下:節奏掌握出色,港味濃鬱。
看到這裡,老辛對電影還算滿意,但是還遠未達到宣傳中的高度。
就當他以為整部片應該就是這樣的水準時,全劇第一個高潮來了——一場毒品交易。
這裡開始,敘事節奏又猛然加速。
隨著情節緊張氣氛的展開,鏡頭在各人之間的轉換加快,而且多處采用運動鏡頭敘事,也突出了電影開篇手指點牆的特寫,動靜結合,把整個逮捕行動表現的扣人心弦。
喜歡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請大家收藏:()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