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風沒有吹進林楓的劇組,《活埋》的拍攝進度很快,已經過半。
時間到了5月,洛杉磯的氣溫陡然升高。
為了林楓需要的現場收音,空調隻能在攝影棚的外圍開放,但是黑幕圍繞的真正的拍攝地卻被高溫籠罩,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汗流浹背。
林楓在征求了劇組所有人和保險公司代表的意見後,決定將拍攝時間改至半夜,那時候的氣溫相對較低,但是對所有人的精神力也是一種挑戰。
攝影棚內,七口膠合板棺材整齊排列。
林楓此時正蹲在其中一口棺材前,手指輕輕叩擊木板,聽著空洞的回響。這口棺材的側板可以拆卸,專為安裝斯坦尼康穩定器設計。
他回頭看向副導演:“明天必須完成360度環繞鏡頭的測試,讓攝影機從傑昆的左臉滑到右臉時,剛好捕捉到他瞳孔裡的打火機反光。”
旁邊的副導演連忙記錄林楓的話,這是他們此次學習的一部分,結束後需要交學習報告的,不然他們的教授能將他們噴到懷疑人生。
而此時的傑昆·菲尼克斯正在隔壁的棺材裡練習呼吸節奏。
他赤膊躺在悶熱空間裡,胸口綁著心率監測帶。
回想這剛剛林楓給他的交待:“傑昆,你的喘息聲要像砂紙摩擦玻璃,既急促又克製。”
他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真的被埋在沙漠深處,指甲摳進膠合板的縫隙。
可是正式開拍時,又ng來了,這次不是喘息問題,而是傑昆的動作。
“cut!傑昆,你剛才推棺材的動作太像健身教練了,要像溺水者抓住稻草那樣——無力,但絕望。”
林楓在棺材的打開側,用著疲憊的語氣說道......
此時劇組已經工作很長時間了,傑昆·菲尼克斯都已經在棺材裡已經躺了四個小時。
他的襯衫被汗水浸透,右手因為反複握拳變得麻木。
林楓突然打開棺材蓋:“告訴我,現在你聞到了什麼?”
“鐵鏽味,”傑昆喘息著,“還有沙子的腥味。”
“很好,”林楓蹲下來道,“想象棺材板正在壓縮,每過十分鐘,你的活動空間減少一厘米。”
跟著,林楓示意場記將棺材側板向內推進兩厘米。
“現在,試著用下巴去夠手機,而不是手臂——記住,你的肩膀已經脫臼了。”
拍攝繼續,攝影師愛德華·羅森趴在棺材旁,通過鏡頭觀察傑昆的麵部。
他對焦點員說道:“這個角度要捕捉到他喉結的跳動,景深控製在1.4,同時讓背景的沙土顆粒呈現出尖銳的質感。”
林楓聽到愛德華·羅森的話,突然叫停:“愛德華,我們試試把攝影機倒過來拍。”他指著棺材頂部的蓋板,繼續道,“讓觀眾看到主角眼中的世界是顛倒的,這樣能強化眩暈感。”
.......
當然,林楓除了要求嚴格,劇組該有的配置還是很完備的。
這部電影雖然是林楓的畢業作品,雖然成本很低,雖然人員組成基本都是在校生,但是不代表會像獨立電影一樣毫無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