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記者起身問道:“請問張一謀導演,我們都知道,在國內市場的商業電影中,隻有林楓導演的《永無止境》票房過億,即使被稱為‘港片救星’的《無間道》票房也才8100萬元。《英雄》製作成本3000萬美元能收回成本嗎?”
這就有點後來柳言問陳詩人,如果虧損怎麼辦的意思了。
其實就是非常普通的問題,張一謀也不是陳詩人,更不可能罵記者了。
張一謀沒有多想,隨口說了一句:“《英雄》已經回本了。”
剛開始會場安靜了一會兒,突然,“轟~~”一聲,現場一片嘩然。
這麼大的反應不是驚訝於電影的商業成功,還沒上映就收回成本。
驚訝的原因,是因為在場的記者都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會算賬。
不算不要緊,一算,這3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的水分就出來了。
根據之前的公開信息,在今年的4月,米拉麥克斯電影發行公司以1500多萬美金的價格買斷了《英雄》在美國及歐美其他幾個國家的發行權。
上個月,《英雄》vcd、dvd國內發行權拍出1780萬元人民幣的電影vcd和dvd發行權的最高價記錄。
由於《英雄》是古裝片,而且是秦朝古裝片,根本沒辦法植入廣告,隻能靠貼片廣告。
當時,這個創紀錄的貼片廣告是張為平作為電影的賣點來宣傳的,所以信息非常透明,至少沒有低估。
《英雄》的貼片廣告品牌達20家,差不多每家15秒。
而電影的貼片廣告標價30秒200萬元,也就是說貼片廣告收入約2000萬元。
再加上上個月,由《英雄》劇本改編的同名小說麵市。以及紀錄片《緣起》正式發售vcd、dvd,並且數日後《緣起》電視係列片播映權開始全國發售。
雖然這部分收入沒有詳細的報道,但是大致的情況這些圈內記者還是能估算一二的,即使有偏差,也不會太大。
也就是說,這些收入合美元大約2200萬,這已經是高估的價格了。
那麼,宣傳的3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剩下的800萬美元呢?
這不是800萬人民幣,是美元,這個水分簡直能將太平洋填滿。
張一謀也知道自己嘴快說錯了話,立馬閉嘴。
張為平見狀,立刻接過話筒補救:“一謀所說的收回成本,除了這些外,還有新花麵前天和全國各大院線簽訂合同,這一合同的簽訂使《英雄》至少有了6000萬元人民幣的保底票房收入。”
按照張為平的這個說法,確實就是3000萬美元,至於眾人信不信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林楓是不會信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不知道誰啊。
要說上一個問題還算正常範圍,隻不過張一謀嘴快了,需要找補,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有些挑釁的意味了。
隻見又一位記者起身問道:“張一謀導演,這部《英雄》與幾年前你的同學陳詩人的《荊軻刺秦王》選題一致,規格相仿,還都選在人民大會堂首映,是不是有對比較量的意思?你覺得哪部更勝一籌?”
好嘛,終於有人問到這個問題了。
其實大家都冤枉陳詩人了,彆人的格局要大很多,在人民大會堂首映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當時他的第一選擇可是在天安門的。
不過情況可想而知,被有關部門駁回了,一秒不帶猶豫的!
張一謀拿過話筒道:“兩部電影有著各自獨立的創作理念、製作目的和市場定位,雖然在題材上有一定關聯,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