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創意最後拍成了一部紀錄片,叫《大號的我》,也叫《超碼的我》。
創意的主要內容很簡單,就是摩根·斯普爾洛克以自己的身體當成白老鼠做了一個實驗。
連續30天,他三餐隻吃麥當勞的食物,隻喝麥當勞的飲料,而之後他以紀錄片的形式,讓觀眾親眼見證了吃麥當勞對自己的身體帶來的有害無益的變化。
很簡單是不是?但是林楓能夠記到現在,證明這部紀錄片應該還算比較有名,至少在民間層麵是這樣的。
而且,這樣的紀錄片一看就知道,成本低得可憐,甚至都不需要用35毫米的膠片拍攝。
演員、編劇、導演甚至剪輯什麼的,隻需要摩根·斯普爾洛克自己就夠了。
成本能有10萬美元,已經是林楓多算了。
當然了,想要在院線上映,宣發成本肯定是少不了的,百萬級彆是必須的。
嗯,這個可以有,完全符合林楓小錢辦大事的初衷,先放一旁。
工作還要繼續,林楓漸漸覺得沒那麼累了,也不知是不是回報的正向反饋。
“咦?見到一位‘熟人’?”林楓又抽出一張紙,自言自語道。
因為他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傑瑞德·赫斯。
這個不是什麼名人,在後世也沒幾個人知道,可林楓卻知道。
無他,在重生前,林楓就找過他的資料。
而這一切,都原至一款遊戲:《我的世界》
林楓在前世,就是這款遊戲的忠實粉絲。
而當時,華納將這款遊戲改編成了電影:《我的世界大電影》,想複刻樂高的成功。
林楓自然而然去查看相關信息,包括這部大電影的導演傑瑞德·赫斯的履曆。
發現這個家夥就是一個怪咖,五部作品一部比一部奇葩。
現在這一部就是他的處女作,應該是賺錢的,不然也就沒有後麵的幾部電影連續拍,到了後來還有華納投資的遊戲大電影。
這部片的名字就是《大人物拿破侖》。
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叫拿破倫的普通高中生,有著和其他處於這個迷茫青春期的男孩一樣的煩惱。
拿破侖和剛剛結識的校友佩德羅一見如故,當他得知佩德羅正在參加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的競選,而他麵對的是相當強大的對手,也是自己討厭的惠特利的時候,他決定暫時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全力幫助自己的朋友。
隻有一些美術小技能的拿破侖和佩德羅憑借他們的熱情和努力,最終贏得了勝利。
一部非常典型的好萊塢青春迷茫成長故事。
不過,隻要風格獨特,目標精準,賺錢還是很容易的,畢竟這種類型的獨立電影,成本不會超過100萬美元。
非常好,又讓林楓淘到一個。
不過之後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一直在屎堆中淘到的也是屎。
算了,能有這些已經是運氣使然,不可強求。
隔天,林楓一早就將雅各布叫到了彆墅。
“林,你是工作狂嗎?今天可是周末。”
邊說著,雅各布還邊打著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