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楓準備埋頭寫劇本時,美亞侖,常繼虹的辦公室。
沙發上坐著美亞侖的藝人原來蔣文麗。
她低著頭,眼眶有些泛紅,靜靜地坐著不說話。
而對麵的常繼虹則不斷地翻動著茶幾上的報紙和雜誌,時不時還在一旁的筆記本電腦上點幾下。
許久,常繼虹放下報紙問道:“你確定這些報道不是空穴來風?”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張婧初98年還在中戲導演係讀書時他們就認識了,不過一直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我也沒注意。”
這時就聽常繼虹冷哼了一下:“什麼狗屁中戲導演係,不過就是個大專班,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張婧初一直以來都立著“才女”的人設,最關鍵的支撐點就是畢業於“中戲導演係”,但這種事隻能騙騙那些普通觀眾而已。
其實這件事圈內的所有人都知道,甚至學校都不會出來辟謠,畢竟多出一個明星,就會給學校帶來多一點的聲望。
這個圈子就這樣,大家都裝傻,非必要不會得罪人。
真實的情況就是,1997年,張婧初考進的是中戲的大專班。
可是這個大專班非常不正規,好幾十人其實都是囫圇進去的,並不受中戲的重視,畢竟學校真正關心的是那個正規的導演係而已。
可是,中戲正規的導演係隻收10人,以張婧初這個中專畢業生,有什麼能力考得進去?沒辦法隻能曲線救國,大專班再怎麼不正規,好歹還是中戲啊。
不過大專班就大專班,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在圈內這樣的事多了。
黃博、張鬆聞、張若勻這些人不也是高職班的,彆人也大大方方承認。
不像張婧初,一采訪就說自己考入中戲導演係的事,卻絕口不提是大專班,簡直就是故意混淆概念。
“等一下,我問問。”說完,常繼虹就拿起電話,想了想撥了出去。
沒一會,常繼虹已經撥了好幾個電話,然後才對蔣文麗說道:“我問過了,中戲裡的人沒發現他們更親密的事。”
就在蔣文麗鬆了口氣的時候,常繼虹又補充道:“不過,兩人交往得確實比較頻繁。在張婧初讀預科班時兩人就認識了,老顧經常去學校找她。
而且,99年張婧初排演畢業話劇《夕鶴》時,老顧還親自扛著攝影機為她‘掌鏡’。”
“啊?老顧都沒跟我說過這個。”蔣文麗叫道。
常繼虹壓了壓手繼續道:“我還問過劇組,兩人在劇組沒發現有太多的親密舉動,不過,在飯後卻經常單獨逛馬路消食。”
“常姐,那我現在怎麼辦?”蔣文麗急忙說道。
蔣文麗作為常繼虹第一個藝人,兩人與其說是合作關係,不如說更像家人,蔣文麗就是她常繼虹的小妹妹。
常繼虹很清楚地知道,蔣文麗還是很愛這個比她大12歲的丈夫的。
原先,顧長韋可是響當當的人物,《紅高粱》《菊豆》《霸王彆姬》這些經典電影都是出自他之手。
作為“中國首席攝影師”,他那一手精準把控光影的本事,讓他拿獎拿到手軟。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事業正值巔峰時期的他突然遭遇了瓶頸,從1998年到2003年,整整五年的時間,他的事業就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