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楓已經儘可能地用最接地氣的語言解釋,但依舊有很多人不懂,都在追問這個問題。
像什麼博士跟男主解釋這一技術時提到平行世界,什麼結局展現等等。
於是,林楓又解釋了一句:“《源代碼》中隻是將平行宇宙和《回到未來》的結合,抽離出一個獨立的信息載體,即可以回到過去,雖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卻可以影響到同一世界的後續發展。
你們認真看台詞,在影片的結尾,跟男主在短信中說的一樣‘你們低估了源代碼,這不隻是個記憶空間,你們創造了另一個世界’。
當然,你們要是認為這個創造的世界是現實的平行世界,也不無不可。”
說完之後,林楓便不再解釋這個平行宇宙的問題。
隻能說,當電影拍出來後,它的解釋權就不再屬於作者,而是屬於所有觀眾個體的解讀,與作者再無關係。
“林導你好,我想問問電影的結局什麼這麼拍,我覺得停在那個吻就好了,最後的五分鐘屬於畫蛇添足。”又有一名不知是觀眾還是影評人的中年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林楓沒有不耐煩,而是笑著對安健道:“要不你這個導演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安健連忙擺擺手:“彆,我就是按照劇本拍得,真正的作者是你,還是你回答吧。”
其實安健在拍攝這段的時候,也糾結過,也想刪除最後五分鐘。
不過李小萍給他說了一句話:“你是相信自己多些,還是相信林導多些?”
這句話徹底絕了他刪除劇情的心思,照搬了劇本的結局,才有了這樣的成品。
林楓看著安健的模樣,搖搖頭,又舉起手中的話筒:“你不覺得後麵五分鐘更浪漫嗎?”
現場響起一片掌聲。
林楓繼續說道:“說它浪漫不是因為它更圓滿,而是因為最後五分鐘很好的體現了由8分鐘記憶創造出世界的浪漫之處:無數個世界,無數個你,無數個可能性。
剛剛安健導演說他是按照劇本拍得,好像沒有自己的想法。
大家不要被他騙了,你看看最後那個不規則圓球,這個是劇本沒有的畫麵,也特彆能體現著最後結局的意象,特彆震撼。”
還有很多觀眾和影評人、記者舉手提問,他們現在滿腦子的問號,很多細節都沒想明白。
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柳言卻不得不宣布交流會的結束。
“你全部看懂了嗎?”在離開會場時,一位學生模樣的觀眾問另一位小夥伴。
“沒有,大致的故事內容理解起來沒問題,但是有很多細節還沒想明白。”
“要不再看一遍?”
“好,走起。”
說完,兩人轉了個彎,往影城的購票處去了。
到了這裡才發現,很多跟他們有一樣想法的觀眾,已經在購票處排起了長隊。
林楓離開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心中暗暗感歎:沒有購票機、沒有手機訂票還真是不方便,自己是不是要推一把?
林楓的想法改變不了事實,《源代碼》在各個影院放完第一場後,紛紛出現在東環影城的現象,排隊購票下一場的觀眾,大部分來自於剛剛看完第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