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接著,直接發表了長篇,對這部電影進行全方麵的批評:
“影片的武打場麵的精彩程度與觀眾預期相去甚遠。
即便與張一謀的《英雄》相比,也明顯不在一個檔次。
以事先鋪天蓋地宣傳的牡丹坊一場戲為例,小妹用水袖擊鼓,畫內花團錦簇,畫外鼓聲震天,一時間熱鬨非凡。
但稍有經驗的觀眾就會發現,這些動作場麵都是用近景及特寫鏡頭快速剪輯而成,沒有任何一個鏡頭完整表現小妹揚袖、水袖飛出、擊中鼓麵的全部過程。
這些用最初級的蒙太奇手法製造的視覺效果,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動作場麵的逼真性。
另一方麵,不得不提影片人物情感的單薄。
除了幾處關於‘隨風’釋義的文字遊戲外,小妹和金捕頭敢叫天地變色、堪與日月爭輝的愛情沒有任何根據。
這種糊塗的愛要麼用成語一見鐘情外加始亂終棄解釋,要麼就隻能讓人想起粵語‘無厘頭’。
劉捕頭對小妹的深情更顯得兒戲,除了在和小妹交談中他自稱對小妹一往情深外,之前的情節沒有給出任何暗示。
觀眾腦海裡還滿是劉捕頭抓捕及逼供小妹時的凶狠表情。
如果這是一部一般導演拍的電影,小編還能麵前打出及格分,畢竟其中的畫麵、色彩還是值得稱道的。
可偏偏這部電影的導演叫張一謀,那麼鐵定是不及格的。
按小編的想法,花錢看這部片,還不如去看林楓的《超體》,至少還能給我90分鐘腎上腺素飆升的爽感。”
有了《京華時報》的打頭,《北京娛樂信報》、《新京報》、《搜狗網》、《新琅網》,甚至連《法製晚報》都紛紛發表負麵評價。
之後的豆瓣網評分也很好地證實了這點,不到5.5分的評分,隻能說創了張一謀電影的新低。
不過,如今的所謂主流媒體,影評人,在觀眾的心中地位越來越弱,大家該去看的還是去看,畢竟張一謀的名頭在國內還是很好用的。
於是,國內的電影市場出現了一個離奇的現象。
在《十麵埋伏》票房高歌猛進的同時,已經上映超過一個月,成功拿到延期密鑰繼續放映的《超體》居然止跌了,甚至在周末還出現了小幅的反彈。
已經拿到1.3億國內票房的《超體》在《十麵埋伏》上映的第二周,居然漲到了單周1800萬元的票房成績,這找誰說理去。
都說老大老二打架,死的就是老三,這話放到電影市場也一樣。
原本就勢弱的《蜘蛛俠2》,在8月5日上映時,就遇到那兩部電影在互相打架的情況,隻能靠著滬海的票房苦苦支撐,預計想獲得前世5200萬元的成績基本是不可能了。
說不定要掉到與7月7日上映的難兄難弟《亞瑟王》一起做伴的地步了。
很快,時間到了8月中旬,《超體》在上映了將近兩個月後,也從影院中下架,總票房為1.58億人民幣,目前排到了國內票房總榜第一。
第二名還是被《十麵埋伏》所占。
雖然市場上對這部電影是一片批判之聲,但說實話,張一謀加劉得華加金成武加章子儀的組合還是很能打的,加上電影客觀上也算是及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