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豆瓣網隸屬於視界投資,前期投資1000萬人民幣,用於網站的組建。
豆瓣網股權分配是視界投資占股80,創始人團隊20。
創始人團隊的主要成員目前就是趙墨和楊博,不過,創始人股份是期權,五年內離開豆瓣,期權將被清零,自動進入期權池。
網站的首席運營官是趙墨,首席技術官是楊博,團隊由他們自行招募。
由於視界集團的資源傾斜和楊博前期已經完成的框架搭建,豆瓣網在2005年2月9日,農曆大年初一這天正式上線。
就在豆瓣網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國內的賀歲檔電影也來到了尾聲。
《功夫》和《畫皮》一度打得如火如荼,雙方難解難分。
《功夫》憑借著星爺的人氣和一群忠實的粉絲,一直領先於《畫皮》。
但是,《畫皮》則有體係優勢,院線、宣傳全部領先於華藝,而且相對於星爺的粉絲,顯然《畫皮》更受年輕群體的歡迎,特彆是年輕情侶。
所以,雖然在票房上《功夫》一直領先,但《畫皮》也是緊咬不放,一直在後麵拚命追趕。
不過這場票房大戰到了1月底就徹底結束了。
原因很簡單,《功夫》作為合拍片,沒有拿到延期密鑰,但《畫皮》有啊。
雖然很多星爺的粉絲都在網上替星爺叫屈,但是現實就是現實,沒有就是沒有,單打獨鬥永遠沒辦法跟體係化拚刺刀的。
就這樣,《功夫》的國內票房定格在了1.61億人民幣,高出林楓的《超體》300萬元,暫時排到了年度第一位。
為什麼說是暫時的,因為《畫皮》還沒有下畫。
雖然現在《畫皮》的票房隻有1.42億,距離《功夫》還有將近2000萬的票房差距,可它還有一個月的上映時間啊。
雖然在一般人看來,接下來就準備進入春節,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應該是沒有多少票房可言的。
畢竟過春節,大家在節前要忙著春節的準備,節後要忙著回娘家,走親戚,哪來的時間和精力看電影啊。
所以以往春節期間,絕大部分的電影院也是放假的,員工也要過年嘛。
可今年不一樣,這是一部天恩傳媒的電影。
按照林楓的指示,天恩院線旗下的影院,在大城市的可大部分放假,主要城市的可一半放假,小城市或小地方的自有影院和加盟影院一律不放假。
當然,該給的加班費必須要給夠,現在的人工真沒幾個錢,視界集團也不差那幾個錢。
這就是林楓的一次實驗,驗證春節檔的效果。
也許是現在確實還沒有春節看電影的消費習慣,在春節期間,確實沒有前世的那種瘋狂觀影現象,特彆是大年三十和初一這兩天,電影院可以說是門可羅雀。
不過,這樣的轉折出現在了初二。
最開始,是一些所謂的外地女婿,他們來到娘家,方言不通,沒有朋友,無聊之下到了電影院打發時間。
之後的就是年輕的同學聚會、情侶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