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的這次事就是這樣的。
她為什麼手頭上會有這麼多錄音錄像帶?
很明顯,這不是她第一次這麼做的,更不是有人強迫她這麼做的,這與韓國財閥下的那些女明星有很大的區彆。
張玉北電畢業後,家中沒有資源,自己長得也不算驚豔,專業水平也沒有到那種出類拔萃的地步。
她也隻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做做模特,拍拍照片。
或是去劇中中,跑跑“龍套”,當當群眾演員,做片場裡的小透明。
如果是就此安分,將這個當成一種謀生手段,可能也就這麼平穩生活,到時找個還過得去的男人嫁了,安安穩穩走完這一生。
但生性要強的張玉卻不滿足於現狀,四處試鏡,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可是,當某一天,她突然看到之前和自己一樣在“跑龍套”的女孩,如今已經有幾句台詞了,還擔任了配角,心裡就會發生變化,想要知道“捷徑”。
至於捷徑是什麼,隻要有心打聽,那是很好知道的。
在圈內,多的是這種牽線搭橋的人。
整幫人有甚至有統一的話術。
“你不願意,還有大把願意的人還在後麵排隊。”
“剛畢業不久吧,實話告訴你吧,進娛樂圈都是這個路子,這叫‘規則’,人人都得遵守。”
“好多女星都是‘一脫成名’,你今天不願意,早晚有一天也會願意的。”
這些話,和身邊的例子,對於張玉這種不算出眾,卻內心好強的小姑娘來說,無異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像吳晶說的,要讓女兒進入娛樂圈。
這其實就像夜場上班的女孩一樣,沒有人一開始就奔著“賣”去的,但是在環境的影響下,沒有多少人能最後堅持底線。
話雖難聽,但句句在理,機會不是白白送上門來的,總要付出一些代價。
隻要在一個晚上,放下自尊,拿到了角色,那就是嘗試到了“捷徑”的滋味,這種“成功”的滋味是會上癮的。
於是,張玉開始穿起了暴露的衣服,參加起了各式各樣的酒局,結識了大大小小的導演,為了拿到角色,不擇手段起。
通過幾次“獻身”順利拿到配角角色後,張玉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她不再滿足於演女三女四,她想當女主角。
可她不想出演一些沒什麼名氣的劇,她當女主角,不僅劇本得好,導演也得夠出名。
於是,一部金庸劇就落入了她的眼中。
而執導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正是年過半百的黃建忠。
張玉在一次晚宴上,遇到了黃建忠,一下子就燃起了興趣。
於是,通過找關係,拉熟人,好不容易搭上了線。
看著眼前頭發花白的老人,張玉為了拿到大火劇本的角色,也顧不得那麼多,拉上求自己幫忙的小姐妹,便上去和黃建忠推杯換盞。
幾杯酒下肚,黃建忠似乎不勝酒力,催促著張玉和她的小姐妹扶他回房,不久後,黃建忠一臉饜足地走出酒店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