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熾烈的夏日以不容置疑的姿態籠罩大地,暑氣如細密的網,將城市的每一處角落緊緊纏繞,讓人在燥熱裡煩悶得無處可逃。街頭的柏油路被曬得發燙,連空氣都仿佛被烘成了溫熱的棉絮,吸進鼻腔,帶著黏膩的觸感。此時,對清涼的渴望便成了心底最迫切的聲音,海邊或河邊,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避暑方向,那是夏日裡難得的清涼烏托邦。
就在這樣被暑氣統治的時節,朋友的一則推薦,如同在燥熱中吹來的一縷清風,捎來了寧德八都猴頭村的消息。聽聞那是一座古村落,曾經在央視的鏡頭裡,向世人展現過它的山海韻味。起初,我以為這樣的古村會藏在僻遠之地,需經曆漫長的輾轉才能抵達,可實際它的位置並不算偏,就靜靜臥在八都高速路口附近,像是一位隱於市的老者,低調卻又滿含故事。
懷揣著期待,我踏上了前往猴頭村的行程。車窗外,夏日的景色快速倒退,藍天像是被洗過的藍綢,偶爾飄過的雲朵,像是隨意潑灑的棉團。隨著逐漸靠近目的地,視野裡的景致開始有了變化,青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山間的綠意像是要漫出來,將夏日的燥熱一點點稀釋。
當雙腳真正踏入猴頭村,一種時光慢下來的靜謐感便包裹了周身。村口的老榕樹,像是村落的守護者,粗壯的枝乾向四周肆意伸展,樹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為古村撐起一片陰涼。樹乾上布滿了歲月的褶皺,每一道紋路裡,都藏著古村的過往。樹下,幾位老人正悠閒地坐著,搖著蒲扇,用帶著本地口音的話語拉著家常。他們的神情平和,仿佛外界的暑熱與喧囂,都被這棵老榕樹隔絕在外,這裡隻有屬於他們的緩慢與安然。
沿著石板路向村裡走去,腳下的石板坑窪不平,卻有著獨特的質感,每一步踏上去,都像是與曆史的輕聲對話。路的兩側,是錯落有致的古民居。那些牆體,有的已經斑駁,露出裡麵的磚石,可就是這種殘缺,才更顯歲月的厚重。木門上的雕花,雖曆經風雨侵蝕,卻依舊能看出當初的精致,或為花鳥,或為瑞獸,每一筆雕刻,都是匠人的心血,訴說著往昔的生活美學。
偶爾會有一兩扇門敞開著,好奇心驅使下走進去,庭院裡,不知名的小花正肆意綻放,牆角的青苔綠意盎然,像是在無聲地宣告著這裡的生機。屋內,老式的家具擺放整齊,雕花的木床、漆麵斑駁的櫃子,仿佛都在等待著故人的歸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道道光柱,塵埃在光柱裡飛舞,像是時光的碎屑在跳躍。
村落的邊緣,靠近山海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致。海風裹挾著鹹濕的氣息,與山間的清新交融,帶來獨特的舒爽。遠處的山巒與大海,在夏日的光影裡,層次分明。山海相連處,白色的浪花不斷拍打著海岸,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像是大自然的鼓點。曾經央視鏡頭聚焦的那片山海,此刻就這樣真實地鋪展在眼前,無需過多的修飾,便有著震撼人心的美。
漫步在猴頭村,時間仿佛失去了原本的流速。在這裡,看不到城市裡的行色匆匆,聽不到喧囂的車水馬龍,隻有古村的寧靜、山海的呼應,以及人們臉上從容的笑意。夏日的暑氣,在這裡也變得溫柔起來,不再是令人難耐的燥熱,而是成了襯托古村清涼與靜謐的背景。
當夕陽漸漸西沉,給古村的屋頂、山海的輪廓都鍍上一層暖金,才驚覺一日的時光已悄然流逝。踏上歸程時,心中滿是不舍,這一趟寧德八都猴頭村之行,不僅讓我在夏日裡尋得一處清涼秘境,更讓我觸摸到了歲月沉澱的溫度。那些古老的建築、悠閒的身影、壯闊的山海,都成了這個夏日最珍貴的記憶拚圖,提醒著我,在忙碌與燥熱的生活之外,還有這樣一方寧靜的天地,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去感受,去聆聽時光的低吟淺唱。
喜歡人間細筆:平凡人生手賬請大家收藏:()人間細筆:平凡人生手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