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川渝地區的山地多如牛毛,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第一安置營坐落的月牙鎮,之所以被喚作旅遊大鎮,也正是因為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這裡不僅有溫泉、湖泊點綴其間,更有一個巨大的天然溶洞,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宛如仙境,似乎被譽為國內九大溶洞之一。
而第一安置營的糧倉,就設在月牙鎮的溶洞之中,裡頭囤放著大量的糧食和物資,被城防軍打造成了一個地下寶庫,據說還在不斷的開發。
作為安置營的糧倉,溶洞內外自然守衛森嚴,入口處不僅有荷槍實彈的城防軍把守,還有先進的監控設備,以及多條隱秘的警報係統。
而安置營裡的幸存者,肯定是不允許,進入溶洞糧倉內部的,想要兌換物資,需要排隊向工作人員登記申請。
幸存者隻需要在指定區域等待,屆時會有專人,從糧倉裡拉貨出來,進行現場兌換。
“大家彆急,聽洗浴城的蕭老板說,安置營的三號糧倉,平日裡排隊的人最少,我們直接把車開到那邊去。”
李劍開著大貨車當先而行,身後跟著的是楊大富開著的另一台大貨車,所謂三號糧倉,不是說安置營有三個糧倉。
而是溶洞糧倉,原本就有多個出入口,城防軍指定了三個出入口,供幸存者兌換物資,幸存者習慣性稱為一號糧倉、二號糧倉和三號糧倉。
“我去,這裡人也不少啊……”
楊大富掐著對講機,不禁感歎,隻見三號糧倉外人頭攢動,數量雖然比一號、二號糧倉少些,但數量起碼也有一兩千人,誰知李劍卻淡然一笑說道:
“彆看人這麼多,很多都是在糧倉門口做生意的小販,走吧,我們先去把車停好,再去登記處排隊。”
兩台大貨車,很快停在了三號糧倉外的一片空地上,眾人迅速下車打量,周圍滿是大大小小的車輛,空氣悶悶的,夾雜大量車輛的尾氣味。
“這裡就是糧倉啊……”
“沒想到安置營裡,這裡還有個這麼大的溶洞……”
丁寧和蔣弓,跳下了楊大富駕駛的大貨車,好奇的四處打量,他們的小貨車已經滿載,停在了月華洗浴城的停車場。
這次過來自然來是幫忙搬運物資,順便見見世麵的,畢竟以後他們的團隊,後續肯定也會經常來安置營兌換物資的。
“好了,那邊應該就是登記處,大家都跟我走,小心點啊,聽蕭老板說,這裡偷東西的人可多了。”
李劍拍了拍手,像個導遊似的,領著大家朝登記處走去,一走出停車空地,就是一條馬路,對麵是溶洞入口,也就是三號糧倉。
不過,馬路兩旁的大量攤位,以及攤主的叫賣聲,還是第一時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攤位上擺滿著的琳琅滿目的商品,從生活用品到食品應有儘有,比較中心大賣場的繁華,也不遑多讓。
“走走走,擺攤去中心大賣場!不要在糧倉門口擠占位置,給你們十分鐘時間,再不走物資統統沒收!”
一輛城防軍的巡邏車緩緩駛來,車上的喇叭大聲警告著,可攤主們卻好像習以為常,隻是象征性地挪了挪,依舊我行我素。
他們的攤位就是一張床單,上麵販賣的物資也就那幾樣,隨時卷起就能走,根本不怕被沒收,而去中心大賣場擺攤,要交攤位費,他們自然懶得搭理。
“老鐵,要不你帶人先去排隊吧,我和張勇逛一逛這裡的攤位,說不定還能收到幾盒套子呢。”
楊大富拉住李劍嘿嘿一笑,他自然聽李劍說過,套子在糧倉是限購物資,隻有在幸存者手中買,才沒有限購一說,而李劍倒也沒拒絕,悄悄遞給他200斤糧票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