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將寶劍從劍鞘中一一拔出,每把劍都在劍身上刻寫著與劍鞘上相匹配的五德字。
一直在身後等待的韓令輝突然出聲道“:殿下,五德寶劍,出自龍泉劍,每一把都是當代工匠的巔峰之作。”
邊說著,韓令輝邊拿起一把寶劍,又將自己腰間佩刀解下,讓身後士兵托舉著,隨即手持寶劍對著腰刀砍去。
兵刃碰撞之聲驟起,腰刀被寶劍應聲砍斷“:殿下請看,削鐵如泥,易如反掌。”
宋宇也是不住的連連誇讚“:這五把寶劍,本殿下甚是喜歡,全部打包帶走。”
在收起五把寶劍之後,宋宇意猶未儘的繼續在庫中尋找。其中找到了些護身的內甲,外甲,還有品質不錯的刀劍,打算帶回去給自己府內的侍衛還有一票兄弟換換裝。
就這樣邊拿邊走,待走到貨架儘頭時,在角落裡發現了一整套將軍鎧甲。由於時間久了,盔甲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塵土。
“:韓將軍,這套盔甲,可有什麼說法?”
韓令輝聞言,思量了一會,回答道“:這套盔甲,乃是當年嶽元帥的隨身甲胄,嶽元帥死後,兵器盔甲便都被收到了這府庫之中,隻不過連兵帶甲,足有一百餘斤,恐怕不太好帶出去。”
宋宇眼見找到了自己想見的東西,忙上前幾步細細打量,又試圖搬起來,卻覺得盔甲沉重無比:乖乖,少說100多斤,穿上它,自己估計路都走不動。嶽飛卻能穿著它在戰場上左突右衝,斬將奪囚,也是天生怪力。
這古人,到底有多大力氣啊?宋宇不禁暗自思量,自己要將此物送與的那人,到底能不能穿出來嶽飛當年的風采?
用手撫摸著盔甲帽盔,宋宇有些傷感,像是嶽飛這樣的英雄,最後卻落得那般下場,這權力的遊戲,實在是沒有道理可講。
想想嶽飛的滿江紅,
壯士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又是何等的急不可耐,想要收複失地。
可如今的嶽元帥,卻隻剩下蒙塵的盔甲,冷冰冰的躺在自己麵前。仿佛在對著自己呐喊“:北伐!北伐!”
宋宇不禁感慨,人的命運,實在不該如此。嶽元帥的命運,更是不該如此啊。
罷了,今日拿的東西不少了,改日再讓韓令輝來取。
宋宇收起悲傷的表情,恢複了平常那平靜的表情對著韓令輝說道“:也不忙事,此次來,咱們可先拿些輕的,重的,將軍可在你我出去之後,再差人來拿便是。不過本殿下現在倒想一堵瀝泉神槍的風采。還請將軍頭前帶路。”言罷,宋宇伸出右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韓令輝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殿下何須說請,能為殿下效勞,是韓某幾世修來的福分,殿下這邊請。”說著,韓令輝慌忙領著宋宇左拐右拐,走到一處布滿灰塵的牆角。
這裡是個兵器架,上麵插著兩把武器,一把長槍,一柄佩劍。
宋宇走上前去,從木架上拔出了那把劍,用手拭去劍身的灰塵,隻見三個字落入宋宇眼中‘嶽飛劍’。
宋宇無奈的歎息了一聲,輕輕將劍交給韓令輝“:將此劍給本殿下收好帶出去,今日本殿下就要讓他重見天日。”
言畢,又將那杆插在木架上,被灰塵蒙蔽多年,卻依然銀光閃閃的鐵槍用力拔了出來。
剛一拔出,便覺得這槍著實不輕,足有四十餘斤。宋宇打量著手中這杆鐵槍,隻見槍身上寫著瀝泉神矛四字。
槍身丈八左右,中段有一鐵骨,而槍頭並非菱形,反倒是像寶劍的劍頭,被槍身蛇嘴吐出,寒光閃閃,煞是威武。
細細打量下,宇發現槍身中斷鐵箍,竟然有一道縫隙,心想,這瀝泉神矛,該不會和雙截棍一樣,可以一分為二吧?
如此想著,宋宇微微下蹲,將瀝泉神槍放到大腿根托著,兩隻手分彆向相反方向用力一擰,吱啦啦,瀝泉神槍真如宋宇所料,一分為二。
而兩段槍身中間,果有一條鐵鏈相連,原來這瀝泉神槍,槍身竟然暗藏一條鐵鏈。真是不知這古代工匠,是如何將這鐵鏈放入槍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