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巧了,市裡有項公務,百瑞酒店所有餐廳不對外開放,全部被定下了。周風雖是總裁,但是房間也不好安排。
集團老總吃一頓飯,竟收拾不出一間房間來,酒店的經理兩手攤開,覺得很不是意思。
“我們是家宴,隨便吃個飯,有個地方就行。”一切都要為公務讓路。酒店經理這才放下心來。
因而,安排到職工餐廳內的一個單間。“委屈了,委屈了。”酒店經理連連說道。
百瑞超市的這次例會,開的時間比較長。周風在外麵等的似乎有些不耐煩。不耐煩也不行,這是工作。
做東的去不了,吃飯的卻等急了。吳大個媳婦打來了一個電話,問問今天這頓飯還去不去?
不知什麼原因?不能提起周風。一提起周風,這女人心裡就像有幾隻兔子在蹬達,撲騰撲騰的亂跳個不停。
從最初的厭煩,到有了好感,再到心裡佩服。經過了一個大大的心理轉彎。
女人的心思是細密的,女人的心思是複雜的。吳大個媳婦表麵看起來大大咧咧,心裡沒啥。其實,誰心裡都有一個小九九。於是這女人沒事了就想,周風這人真是個好人。若不是周風相助,吳大個這病還不知道怎麼治療?
繼而又想到,這人就是命定,大閨女本來好好的一樁婚姻,硬是自己攪黃了,二閨女拾了個風落棗。有時候就是這,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無福無賴,有福自來。
吳大個媳婦還想了很多,隻是不能說。因為,說了也白搭,還丟人到四方,乾脆不說了。其實她自己心裡也清楚想法荒唐,無法實現。
直至悅薈結束了例會,走了出來,一看周風還在此等著,心中一陣感動。緊走兩步,來到跟前,說道:“周風哥哥,你還在等我。”
“我們今天晚上去百瑞酒店吃飯,我已給老爺子打了電話,全家都去,這也是自我們結婚之後第一次相聚。上車吧。”
“相聚還非得到去百瑞酒店嗎?”吳悅薈說道。
周風看了看悅薈,,“百瑞酒店是我們的,這個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假如不去吃幾次飯,那不顯得我有多麼的吝嗇?”
“我就覺得經常去那裡用餐影響不好。那裡可都是高檔的東西。以後怎麼計算成本?非必要我看還是少去那兒就餐。”周風聽了,一陣感慨。通過幾句話,就能看出吳悅薈今後一定是一個精打細算的稱職合格的管理人員。
周風和悅薈各開一輛車,正好把全家人都拉過去。酒店的工作人員都等得有點急了。有的是老板很年輕,就想看看老板長得什麼樣的?有的聽說老板的妻子是個美人,想一睹為快的。還有酒店安排的專門為這一桌服務的人員,心中想到,既然早晚脫不了,那不如早來。
不知是誰說道:“這老板吃頓飯就像皇上出京似的,到了這時還是不來。”
彆說不來,說來就來。呼啦啦來了一大桌子。
彆看來得晚,隻吃不喝,吃飯還是很快的,這些人天天在一個鍋裡刷勺子,也沒有多些話說。
有的人隻想吃並不想說話,如吳婉熙;有的人想說話,但沒有機會,這話可不是誰想說什麼就能說的,如吳大個媳婦。有的能說卻不說話。如吳老夫婦,周風、吳悅薈們。
因此,這桌上,三下五除二,不大一會兒,也就吃完了。
今天,菜是上得無比的豐盛,但人也隻有一個肚子,再好也就是一個飽。悅薈去簽單,酒店經理在此,拿過食材單子,叫悅薈看了看,隻算了個食材成本。好家夥,全是上等的食材,一桌子菜等於兩桌的價格。
如果再加上人工、損耗、納稅、利潤等等,那得多少錢?酒店經理沒算,悅薈沒有算,也不會算。
怪不得有的一個大家庭虧虛的如此之快,怪不得有的一個大家庭往往先從整頓吃喝開始。要都像今天這個吃法,家再大也不擱吃。古人雲:人多不擱死,家大不擱花。說的就是實話。
周風、悅薈把家人送了回去。吳悅薈還想在外邊活動活動,周風就讓悅薈把車放到這裡,前去邀請兩位老人,看是否願去南湖西岸小廣場裡放鬆放鬆?二位老人欣然前往。於是,周風拉著悅薈,帶上兩位老人,開往南湖而去。
這南湖西岸,好一片熱鬨,跳舞裡,說書的,唱歌裡,拉弦裡;踩高蹺,跑竹馬,完旱船的。無所不有。鐵板魷魚,糖葫蘆,糖糕,菜糕,油炸糕;各種小吃,林林總總。好不齊全。
兩位老人很有一段時間沒有到此,果然與過去不同,如今繁華了許多。感到十分的新鮮。心中自然十分高興。
周風,悅薈跟著老人身後,向前慢慢走去。
周風與悅薈,不分白天黑夜,忙裡忙外,抽不出時間放飛自我。今天來到公園,也是好不輕鬆。悅薈走到那邊,買了兩串糖葫蘆,遞到周風嘴邊,你一個我一個的,好不甜蜜。
見有一個公園椅子,兩人坐了下來。悅薈可能有些累了,依偎在周風身邊,半坐半躺,竟有些困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兩人,兩情相悅恨夜短,如膠似漆怨天長。恨不得天黑了就彆明。
公園裡,雖然人流不減,但時候也已不早。悅薈已有困意,隻得拉起悅薈,前去尋找兩位老人。還是回家去吧。
找了一圈,不見蹤影,來到車前,原來這人早就來了。
隻見吳老手裡提著一兜糖糕,足有十餘個之多。
周風看到笑了,自己就不說了,悅薈怎麼也沒想起給老人買點什麼?
吳老這時介紹道:“這個糖糕,本是路氏糖糕。過去一直在路邊安一個鍋,一天到晚,就做這個,遠近聞名,因是在路邊,日子長了,被稱作路邊糖糕。後來,演繹為路氏糖糕。也是個百年老字號了。當年老路的孫子,現在此安鍋,也是睹物思人,買了幾個。”
周風看到此事,心裡想到,這人無論是乾什麼?都要有點成就,也好給後人留下點什麼,算做個紀念。比如寫一本書,先不要說寫得如何,起碼留下了文字。想那史上大作家,大詩人,哪個不是留下文字,才能名傳後世。
看來物質不是第一,文化才能長久。家財萬貫,人卻作古。子孫敗家,家業凋敝。幾十年後,誰還記得你當年創業艱辛?
相比於李杜,雖是淹死的淹死,餓死的餓死,卻也名流千古。毫無建樹,到後來誰還記得你姓字名誰?
這也是周風到得老來,散儘家財,行善四周之緣故。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喜歡周風下山與替嫁新娘請大家收藏:()周風下山與替嫁新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