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笑了。
這也不是談話聊天的地方,酒館陸續有客人進來,王武也要去忙。
“他大嫂,咱後麵包間坐吧,小武也要忙了。”
三姐對大嫂胡秀娟道。
胡秀娟也是明事理的人,不能給小武在工作上添麻煩。
“行,小武你忙著,我跟三姐到後麵包間坐。”
胡秀娟對王武道。
“嗯,等下了班我去找你。”
王武去舞台忙,胡秀娟隨著三姐,來到後麵包間。
三姐很熱情,把大嫂胡秀娟當客人待。
“他大嫂,喝茶不?”
“不渴,彆忙活了,坐著吧。”
“那我讓他們上兩盤瓜子,咱嗑著聊。”
“彆那麼麻煩。”
“不麻煩。”
上了兩盤瓜子,倆人邊嗑瓜子邊聊天。
等聊起來了,胡秀娟對三姐的偏見,也逐漸消失了。
三姐人很隨和,和那些個家裡的小媳婦小嫂子的,沒什麼區彆。
至於她為什麼不結婚,胡秀娟也旁敲側擊地問了。
她有過兩段婚姻,頭一個男人是家裡給介紹的,整天吃了就睡,懶漢一個,喝醉酒了還動手打人,沒過一年就離婚了。
後來又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
這個男人更不是東西,拿著三姐的錢,在外麵招惹女人。
被三姐發現後,家裡兩個大舅哥,把那男人胖揍了一頓,這段婚姻也就蹬了。
至此三姐便被男人寒了心,一直到現在都沒再找,誰再給她介紹,她就急眼。
三姐全名叫李豔麗,在家排行老三,家裡還有兩個哥哥,道上的人都叫她“三姐”。
她在道上吃的開,一個是自己會來事,還一個,她家兩個哥哥,都是道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人脈很廣。
她是個苦命的孩子。
爹娘本是文化人,但在十多年前,沒熬過牛棚的日子。
母親不堪受辱,投河自儘,父親傷心過度,也跟著去了。
好在那時候她和兩個哥哥都成年了,她18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
父母的遭遇,成了三兄妹命運的轉折點。
三兄妹都是能耐人,加上父母生前的人脈,乘著改開的春風,在碼頭小鎮,發展起來,一步步走到今天。
前幾年兩個哥哥去了省城,她選擇留在小鎮。
現在她在當地小鎮,也都是經營的正經生意,那些不好的,她也不沾。
不過她是不惹事,也不怕事。
鎮上都知道她們一家的情況,也沒人敢惹她。
尤其是她兩個哥哥,聽說現在在省城,混得很大。
跟李豔麗比起來,大嫂就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農家媳婦。
三姐說著,她聽著。
“他大嫂,你們家是什麼情況?剛跟小武認識兩天,還沒聽過他說起你們家的事。”
胡秀娟彆看是居家主婦,懂的道理可不少。
小武沒跟她說家裡事,胡秀娟自然也不會跟她多說。
笑了下。
“我們就是一大家子礦工家庭,跟三姐家裡可比不了。”
李豔麗歎了口氣。
“唉,其實你們這些安穩過日子的家庭,我反而很羨慕,也一直想過你們這種平靜的生活,可你也看到了,我這個情況,怕是沒什麼機會了。”
說罷,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彆這麼說,你還年輕著呢,又那麼有錢,以後找什麼樣的找不著。”
胡秀娟寬慰了她一句。
三姐笑了。
“小武結婚了沒有?他年齡也不小了吧?”
隨口問了胡秀娟一句。
胡秀娟心裡“咯噔”一下。
什麼意思?
你可彆打我們家小武主意。
“他......他有對象,家裡正張羅著呢。”
胡秀娟趕忙撒了個謊。
心說家裡四妹、五妹正爭著他呢,可不能便宜了你。
哪怕是四妹、五妹跟他沒成,三妹、二妹,再不濟我自己留著也不能給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