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鎮,街口公共電話亭。
一個三十多歲,風情萬種,頗有姿色的女人,站在電話亭旁,正在撥打電話。
夏日的風將她的頭發吹起,撫過臉龐。
她伸手捋過頭發。
這人正是從廣播台出來的沈苗。
“老楊,都安排好了沒有?”
沈苗問電話那頭的老楊道。
“嗯,放心吧,你現在就把擂台的事給忘掉,不管明天的結果如何,你都會繼續留在廣播台的,咱們的計劃不會受影響。”
老楊自信道。
沈苗嘴角微微上揚。
不過很快現起愁容來。
“雖說你又約了京城的名家稿,但我上次已經被你給搞怕了,你這個名家,到底靠不靠譜?”
上期節目播出失敗後,沈苗跟老楊大鬨了一場。
老楊那天有事,沒守著直播,但後來聽了錄音帶,確實覺得稿子寫的一塌糊塗。
又問過身邊的人,也都覺得這根本不像什麼名家稿。
老楊才意識到,上當了!
立刻,馬上,打電話給中間人。
中間人又趕忙打電話給京城那邊的出版社,質問怎麼回事。
出版社隨後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是下麵的人辦事不力,把這個事往下外包了,這才造成了這一情況。
這出了差錯,得彌補,不能就這麼算了。
京城那邊態度也很好,積極表態,重新給他們補一份稿。
這次領導直接把關,保證是名家稿。
“放心吧,剛出了一次差錯,他們肯定會上心的,下期你開新節目,一定可以把口碑扭轉回來的。”
老楊安慰著沈苗道。
沈苗輕歎了一口氣,信心還是沒那麼足。
對稿子擔心是一回事,另外,人家香雲第二期節目,可是比第一期播的還要好。
《仙劍奇俠傳》的劇情,漸入佳境了,越來越精彩。
她就想不通了,這些所謂的名家,怎麼還比不上王武那一個鄉巴佬呢?
“老楊,我不擔心他們會像上次那樣,拿個其他稿子來糊弄我們,我擔心的是,即便真是名家稿,咱也比不上王武的稿子。”
沈苗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你把那小子捧的也太高了吧,他節目我聽了,也就那回兒事,什麼李逍遙的,我不感興趣。”
“你不感興趣有屁用,人家有的人是喜歡,節目播出去,口碑都在那呢,唉,出版社都說了,確實約不到仙俠稿,下期給咱們補的稿,是武俠稿,那武俠都過時了,跟王武的仙俠沒法比,我看即便你找人,能讓我在廣播台待下去,咱也彆想在節目上,蓋過劉香雲了。”
沈苗心情消極道。
年底還競爭什麼台長,節目都做不成台裡的頭牌,被一個新人壓製著。
又是剛來台裡不到半年,名氣和威望都沒有,誰投她票?
再加上劉香雲又是陳國平陣營的人,劉香雲節目做的好,陳國平的功勞就越大。
此消彼長的,陳國平台長的位置,可不就更穩了。
沈苗等了多少年,才等來今天的機會。
她不甘心自己的晉升夢,就這樣破碎了。
可不甘心,又能怎麼辦呢?
“人家出版社那邊都說了,不是他們約不到仙俠稿,是全國都找不到能寫的,也就王武能寫,不怕,武俠也有市場,港台那邊的武俠劇,一部接一部的拍,火的不行。”
老楊安慰她道。
沈苗無奈輕歎一口氣。
說的也是實情,在王武的《仙劍奇俠傳》出來之前,哪有這樣的仙俠故事。
“要是能約到王武的稿子就好了。”
沈苗遺憾說了句。
老楊笑了。
“想啥呢?你這接二連三地為難他對象,他怎麼可能給咱寫稿子,彆想了,先試播下後麵的節目,看看反響怎麼樣,再做打算。”
“也隻能這樣了,掛電話吧,我心煩的很,想一個人逛逛。”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