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這邊,載著劉香雲,回了娘家劉橋。
進了村,遇到村裡人,二人自然下車客氣一番。
王武逢人遞煙,香雲喊他們什麼,他也跟著喊。
村裡人對小兩口,皆是一番讚賞,看著王武英俊瀟灑,香雲溫柔賢惠,都很羨慕。
“昌順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找了個這麼好的女婿。”
“誰說不是呢,人家把香雲安排到廣播台上班,吃著公家飯,自己還那麼能掙錢,這樣女婿,真是打著燈籠也不好找。”
村裡人等香雲和王武離開之後,在背後議論起來。
“你們現在又這麼說了,可當初王武家裡出事的時候,你們可沒少勸昌順去退親。”
有人揭他們的短。
多少有些掃興。
“你沒跟著勸嘛,說句良心話,當時王武家那個情況,誰能想到,後來能混好。”
“咱也是為昌順哥家裡好,為香雲那丫頭著想不是嘛。”
“就是,咱們當初也是好心。”
幾人很是不服,反駁道。
那人也不跟幾人爭辯,輕蔑一笑,扭頭走了。
都是一群牆頭草罷了。
看著都是人模狗樣的,實則腹黑著呢。
人家過得好,就跟著好話說儘,巴結人家,人家落魄的時候,又恨不得上去踩兩腳......
有些日子沒回家了,徐桂玲看到女兒和女婿回來,高興壞了。
“哎呀呀,大閨女,大姑爺,想壞你們了。”
在院裡洗衣服的徐桂玲,趕忙起身,甩著手上的水,小跑迎上前。
小舅子劉坤也在家呢。
“姐,哥,你們回來了。”
一臉高興地上前。
“坤子,給你買了雙鞋,你拿去試試。”
劉香雲把在鎮上買給弟弟買的鞋,掏出來遞了過去。
農村孩子,鞋子衣服的,都是家裡爸媽做,哪舍得在外麵花錢買。
劉坤很是高興,連聲跟姐姐道謝。
“謝謝姐姐,姐姐真好。”
“還有你哥呢,你姐上個月就發二十塊錢,那點工資可不舍得這麼花。”
香雲笑著道。
劉坤趕忙又給王武道謝。
“謝謝哥。”
“跟我客氣什麼,拿屋裡試試合腳不,要是不合腳,回頭拿鎮上給你換。”
“嗯嗯。”
劉坤拿著鞋跑屋裡去了。
“香雲,小武,屋裡坐著。”
院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太陽大起來了。
徐桂玲客氣地把二人往屋裡請。
香雲雖沒過門呢,可就他們這情況,跟過門也沒區彆了。
香雲每次回來,家裡的爸媽,都跟閨女回娘家一樣客氣。
“媽,給你買了衣服和鞋子。”
香雲很孝順,這次回來,家裡爸媽還有弟弟,她都買了禮物。
“哎呀呀,閨女呀,給我花這個錢乾嘛,媽又不缺衣服穿。”
徐桂玲嘴上這麼說,臉上掛著喜悅,哪個當父母的,看到兒女孝順,不高興呢。
“沒花多少錢,快進屋試試合不合身。”
香雲把衣服和鞋子,拿給媽媽。
“嗯嗯。”
“坤子,你的鞋合腳不?”
這會兒劉坤換上姐姐買的新鞋,美的不行,在堂屋裡來回踱步。
“合腳的很,姐,你對我真好,還有我哥。”
這小子也是聰明的很呐,不忘感謝了句王武。
王武笑道:“就買雙鞋子,客氣什麼。”
徐桂玲也換上新衣服新鞋子出來。
香雲給她買的,是一件短袖格子襯衫和一條薄布寬腿褲。
腳下是一雙當下流行的運動鞋。
這年頭要是能有雙運動鞋穿腳上,那是有麵子的很。
徐桂玲本來年齡就不大,也就四十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