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先生,那您的意思是?”
王振華試探著問道。
王武瞅了眼幾人。
旁邊那三個年輕人,也收起了笑臉,跟他們領導一樣,表情有些嚴肅。
王武大方笑了下。
“我沒彆的意思,我這部小說,目前在縣廣播台播出的這幾期,對於整部小說來說,那隻是冰山一角。”
“按我的構思和設想,整個故事完結,至少要200多萬字,將近300萬字,我不拿名家的稿來比,人家名氣高,咱比不上,就拿咱廣播台的收稿標準,千字25元來結算,也得六七萬了吧,王部長,您這一萬塊錢,實在說不過去啊。”
王武說的有理有據。
王振華聽完,自己都覺得理虧。
他們省廣播台,要是約名家稿,千字得30—50元。
人家王武拿的是25元來打比方,還客氣了呢。
而且說句實話,他們能來縣廣播台找稿子,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那些所謂的“名家稿”,根本就不好使。
傳統的小說,聽眾早聽膩了。
他們台《隋唐傳》都來回播好幾次了。
前段時間又重播了一次,被聽眾來信罵慘了。
因為這個事,廣播台的領導很生氣,整個部門都被批評了。
他們這才千裡迢迢趕來,到縣廣播台找節目。
不是王武說他們,一萬塊錢著實拿不出手。
王振華笑了下。
“這個呢,剛才的報價確實有些低,王武先生,您看再給您加價到兩萬如何?”
王振華跟個牙膏似的,一點點往外擠。
王武笑了下。
“王部長,省廣播台的稿費,比我們地方縣廣播台的稿費標準還要低嗎?我來算算,200多萬字給2萬塊錢,這千字劃到多少......”
說著,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這擺明了打省廣播台幾人的臉。
王振華趕忙攔住,笑著道:“王武先生,彆算了,3萬......”
又抬了一口價。
王武沒搭話,還在自顧自地掰著手指頭。
“4萬......”
“5萬......”
王振華急了。
“王武先生,實話跟您說,我們現在省廣播台的領導,對我們文藝部的意見非常大,這次我們已經儘了最大努力,爭取到的經費依然有限,就全當給我們幫個忙,行嗎?5萬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
王武一聽,差不多了。
見好就收。
開始提自己的條件。
先是裝作很關心的樣子。
問道:“咱們領導,為何對咱們文藝部的意見這麼大?”
“哎呀,王武先生,您有所不知,現在廣播台的競爭,非常大,陳台長應該很清楚,好多廣播台,都是靠著撥款虧損經營的,現在又正處下崗潮,我們要再不想辦法,文藝部就要被砍掉了,你說我們這些兄弟,跟著我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要是被砍掉了,他們怎麼辦?”
王振華一臉惆悵道。
看似是為下屬考慮,實則是為他自己考慮。
他現在是省廣播台文藝部的部長,那是省級乾部,到地方來,不說走哪吃哪吧,那也是人人巴結。
可要是下了崗,就啥也不是了。
他剛才提到的“下崗潮”,是這個時期,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