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嘛,進去前就是沒有什麼一技之長,整天軋馬路的街頭混混。
出來後,時代發展那麼快,他們更沒什麼路子。
連自己都養不活。
這些人早晚還得“二進宮”、“三進宮”、“四進宮”。
還有些人,比前麵所有人,都少走幾十年彎路。
要麼被抓起來斃了,要麼在街頭鬥毆中,被捅成篩子了。
極個彆的,能一直安穩度過到晚年,金盆洗手了。
彆急,這種也沒好下場。
新出來的後生混混,想“揚名立萬”,得立威風。
怎麼立呢?
就拿這種金盆洗手的“老炮兒”開涮。
這些人名氣大,又歲數大了。
那是極佳的樣本。
乾死了他們,能立刻在全城打響名聲,而且難度還低。
弄死一個老頭還不簡單嘛,十幾歲的孩子都打得過。
總之,這些社會邊角料,雖是社會的敗類,但卻能像個蒼蠅一樣,惡心整座城市。
這會兒三人成群的聚一起,聊起最近芒山鎮,最熱議的話題來了。
“你也瞧瞧你那模樣,人家武哥長得多帥氣,大個頭,身材魁梧,彆說三姐,哪個女人看到他不犯迷糊。”
一個小夥惺惺道。
“我靠,我模樣不好,你踏馬就長得俊了?瞅你那一臉麻子樣。”
那年代的“麻子”臉,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在鄉下。
好些人小時候,會生水痘。
生水痘期間,要好生照理,不能見風,不能見光,還要按時服藥,更要看著,彆讓他們用手給掐破了,掐破一個就會在臉上留一個坑,也就是“麻子”。
可這年代的好多家庭,養孩子都是“散養”,從打小會走路就不問事了。
出門掉溝裡淹死的,爬樹摔死的,被車撞死的,那都是常事。
誰會在這些孩子生水痘的時候,照料他們啊,全憑造化。
這個麻子臉一聽這話,不樂意了。
每個有缺陷的人,都尤其討厭彆人說他們的缺陷。
頓時生氣道:“我踏馬就是一臉麻子,也是你姐睡不到的男人。”
“我艸你媽的,咱倆說笑,你聊什麼家裡人?”
“我罵的就是你家裡人,怎麼滴了?”
這倆人就要頂牛,眼瞅著要乾起來了。
幾個小夥伴沒一個拉架的,還在那拱火。
這純是一幫無所事事的人,一天閒的蛋疼,看到有打架的,比誰都興奮。
“乾他,他都罵你麻子了,你不乾他我看不起你。”
“揍他,他都羞辱你姐了,這踏馬能忍。”
你一句我一句,慫恿幾句,倆人掐起來了。
旁邊的人可興奮了,又是拍手,又是鼓掌的。
“好。”
“來個掃堂腿。”
“踢他襠。”
“插他眼睛。”
都是一幫看熱鬨不嫌事大的人。
正打的激烈呢,突然被人叫停。
“喂喂喂,哪來的混球子,在老子的地盤撒野。”
“你們踏馬的要把警察給引來了,老子先弄死你們。”
喜歡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請大家收藏:()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