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對麵的幾個小夥,看到胡小軍的動作,趕忙停下了腳步。
“彆去了,小軍哥給指示了。”
一人說了句。
“嗯,那院裡的倆人是誰啊?”
“看著像公職人員,他們過來乾嘛的?”
身旁的幾名同伴問道。
“誰知道呢,小武哥做那麼大的生意,朋友遍布全國各地,可能是哪個朋友過來造訪吧。”
一人猜測道。
這幾人也是王武的人。
自打前幾天,出了麻子他們五人,大白天的闖入劉家姐妹大院的事,王武就加強對姐妹倆的保護。
當然也不能太高調,不然樹大容易招風。
本來沒事的,天天安排幾個站崗的在門口,誰從這路過見此情形,不打聽這是誰家?
時間一長,反倒容易節外生枝。
萬一有幾個活膩的,打聽到這是王武情人住的地方,還住著一對姐妹花,又都長得膚白貌美的。
哪天心生歹念,腦子一熱,再闖到這裡來,那不給自己找麻煩嘛。
因此,王武想了個轍,在對麵開了家糧油店。
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在店裡。
這樣既能保護劉家姐妹,又不招人眼,順便還能掙點錢。
不過這幾個小子,哪是做生意的料,月月給王武虧錢。
王武也不在乎這一點一星的。
“歡迎你們,請問,你們找我有什麼事嗎?”
劉紅紅問這一男一女二人道。
“是這樣的,我們《東方商業報》最近想做一個專訪欄目,主要是采訪成功的民營企業家,也是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鼓勵更多的人,來發展民營經濟。”
胡豔笑著對劉紅紅道。
八十年代末期,正是民營經濟遍地萌芽的時期。
當時為了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上級還有個政策,給公職人員保留職位,讓他們去下海經商。
若是經商不順,回來還能繼續上班。
等於是給托了底,讓他們不要有後顧之憂。
後來好多的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這時期,從體製內離職,借著這股風起來的。
胡豔這麼說,很符合當下的大環境。
劉紅紅笑道:“我可算不上什麼成功的民營企業家。”
“劉女士,那您可謙虛了,我們來之前做了些功課,聽說您在芒山鎮,開了家酒樓,生意非常好,商業規模也非常大,如果這都不算成功,那什麼算成功呢?”
胡豔笑著說道。
然而劉紅紅聽到這句,臉上的笑僵了些。
這酒樓可不是她一手給創起來的。
是小武哥從三姐手裡接過來,現在讓她打理的。
接不接受采訪,得問過小武哥再說,她可做不了主。
於是再次擠出笑。
“不好意思,二位,我隻是酒樓的經理,老板另有其人,如果要采訪,我得先問過我們老板,他同意了才行。”
胡豔當然知道,她隻是管理著酒樓,那裡的老板另有其人。
不僅知道這個,還知道,她就是她老板的情人。
但這會兒,聽到劉紅紅這麼說,故作驚訝。
“這樣呀,哎呀,看來是我們的功課做的不到位啊,這是我們的失職,我們去酒樓,你們的服務員跟我們提到的是您,還以為您就是老板呢。”
喜歡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請大家收藏:()86年:五個嫂子八個孩子要我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