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那臭小子,還嘚瑟起來了。
真要跟他玩,他等會兒就得哭。
惹哭了他,還得哄。
小屁孩一個。
王武也不說話,隻笑嗬嗬地看著他們。
小亮他們,接著玩起來。
王武點上一支煙,翹起二郎腿,抽了口,吐了個煙圈出來。
太陽就要落山。
西邊晚霞,映紅了半邊天,雲朵像穿了件花衣裳,很是壯觀。
廚房的煙囪冒著炊煙,地鍋灶下,燒著劈柴的味道,飄進院子。
同時飄來的,還是幾個姐姐忙碌的,鍋中的飯菜香味。
孩子們有說有笑地,開心玩耍著。
看著眼前的,一切歲月靜好的時光,王武的嘴角,不由得上揚。
轟轟烈烈的八十年代啊!!!
人隻有在失去後,才會懷念。
而且一旦懷念起某段時光來,記憶一定是做了篩選的。
會自動剔除不好的回憶,隻留念最美好的時光。
多少年後,人們回想起八十年代,心裡無儘的不舍和惋惜。
懷念那時候清新的空氣,懷念晚上亮如白晝以及星光閃閃的夜空。
懷念地鍋做出的飯菜香味,懷念夏天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就已是神仙般的快活......
可唯獨忘記了,那時候的貧窮,那時候鄰裡間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得天昏地暗。
那時候父母間無儘的爭吵、那時候村霸的欺淩、那時候的黑暗......
也許,人們並非是懷念那的年代,而是懷念那時候曾給他們帶來溫暖和美好回憶的人......
而這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重活一世,再身處八十年代大浪潮中的王武,慶幸的同時,亦有著無儘的感慨。
這一世,他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命運和未來,也不枉走此一遭......
“小武,吃飯了。”
正看著院裡的孩子,腦海中浮想聯翩的王武,被四姐徐小翠,一句溫柔的呼喚,拉回了現實。
“嗯,來了。”
王武應了聲。
隨後招呼孩子們。
“彆玩了,快吃飯了。”
幾個孩子玩的太專注,又或是知道小叔不舍得訓他們,就貪玩了一會兒。
他們媽媽可不慣著他們。
四姐徐小翠,先把她女兒王萍萍給招呼過來。
“萍萍,耳朵聾了?你小叔讓你吃飯沒聽到啊?”
“來了。”
王萍萍嘟著嘴,有些不情願地走了過來。
“怎麼?翅膀長硬了?說一句就不愛聽?再嘟嘴揍你。”
八十年代的父母,都這樣。
刀子嘴豆腐心。
彆看小翠姐吆喝的厲害,真讓她打,她不舍得。
打一下自己得先心疼哭。
不過男孩子就另說了。
那邊大姐胡秀娟出來了,隻瞪了兒子張磊一眼,那小子就比兔子跑的還快,跑去洗手了。
這都是挨出來的經驗。
但也沒逃過揍,路過他媽媽身旁時,他媽媽抬腳給了他一屁股。
這一腳還踢實了,“彭”地一聲悶響。
張磊都大了,12歲了,也抗揍。
捂著屁股,笑著去了。
“天天就貪玩,當老祖宗供著你,吃飯了都不知道?還要喂你嘛?”
秀娟姐又訓了大侄子張磊一句。
張磊“嘿嘿”笑著,也不敢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