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蘭受不了林場的環境,指派了張誌強作為小組長,全權代替她,指揮隊伍。
前去追捕周正國,並支援前方的戰友。
由於不知道前方戰友的動態和方位,張誌強他們,一路行進速度並不快。
唯恐走錯了方向,或是與戰友錯過了。
他們一行十幾人,一字排列開。
雖做不到“地毯式”搜索,也能儘量擴大範圍。
且一邊走著,一邊高聲呼喊著。
“有人嘛?”
“我們是公安局的支援小隊,聽到我們的聲音,回複我們。”
“胡玉婷~”
“楊衛東~”
“馬崇業~”
“劉建勳~”
“......”
就這樣,一直出了第一個林場,他們都沒發現任何人的蹤跡。
這林場地處偏僻地帶,碰巧了才有人來這裡。
要麼是結伴過來玩的,要麼就是林場的維護人員,又或是,像周正國那樣的,蓄謀犯罪人員。
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常常一個月也鮮少有人前來。
一路上,他們沒見到胡玉婷、楊衛東、馬崇業、劉建勳四人,更沒見到其他人,也沒發現什麼有效線索。
“他們怎麼也沒給咱們,留下什麼記號呢?”
“這麼大的林場,上哪去找他們啊。”
十多人連聲歎氣,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接下來該去哪搜索了。
“當時情況肯定很緊急,他們隻把注意力放在了歹徒和人質身上,容不得他們分心去做其他事。”
張誌強分析著道。
“組長,那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有人問張誌強道。
現在情況更麻煩的是,這十幾人並不知道,他們找錯了方向。
周正國在第一片林場時,挾持著胡玉婷,斜方向出了林場。
為的是借助林場邊上的土坡地勢,趁機逃跑。
而毫不知情的張誌強他們十多人,雖然意識到了,胡玉婷她們可能走的是斜方向,但由於沒有線索可追蹤,出林場的位置,還是距離那土坡,偏差太大。
差了將近一裡路。
這一裡路,讓十幾人完全看不到土坡的存在。
林場是六七十年代,還為大集體的時候,種下的。
當初這邊是荒地。
據說清朝和民國年間,都是亂墳崗。
貧苦人家,或是青樓女子,沒有後代的,死了之後,彆人憐憫他們,給他們卷個涼席,抬到這裡,隨意挖個坑埋了。
也沒人填土,也沒人燒紙。
久而久之,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人。
當然了,還有些歹徒行凶之後,把人給抬到這裡埋了。
這樣的一個地方,哪裡有人敢住?
附近一個村莊也沒有。
在改為林場之前,地質非常差,不適合種糧食,土質不好,而且地勢不平坦。
兩個公社聯合,一起平地,一起乾活,乾了好幾年,才種起這兩片大林場。
當時挖土平地種樹時,就挖出不少白骨來。
唉。
這無名亂墳崗,不知道埋了多少苦命貧苦之人,還有多少冤魂慘案。
訴說著多少人間辛酸......
直到後來,柳陽市轄區的好些命案,還時常在這裡發生呢。
不然周正國,怎麼會想到,選在這種地方,蓄謀殺害李玉蘭呢。
就因為這裡偏僻,而且常發生命案,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
周正國挾持胡玉婷,逃走的土坡位置,就是當年林場乾活時,鏟出的多餘土壤,堆積而成的小土坡。
小土坡並不高,隻有兩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