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另一名女子說了句。
這名女子,正是剛在京城沉冤昭雪,為丈夫郭明山報了仇的楊素芳。
而她的同伴,則是被“京城四少”傷害的,那名年輕舞蹈演員李玉梅的舞蹈老師,張秀珍。
二人在京城時,想要對王武登門道謝。
卻不巧,那天王武已驅車返鄉。
這讓兩人滿是遺憾,又心有不甘。
王武對她們的恩情那麼大,她們怎能連恩人的麵都不見上一麵呢?
當張秀珍得知,楊素芳和她一樣,是受了王武的恩惠,意欲向王武道謝的時候,決定帶著她一起,前往總台。
王武的兩個家人,參加了今年總台春晚的演出。
總台一定有他家鄉的住址。
她們要不遠千裡,來王武的家鄉,麵對麵答謝他。
有了這個想法後,二人當天就去了總台。
當總台的工作人員,聽說了她們的來由以及事跡,都很同情她們。
也為她們這知恩圖報的情誼而感動。
就把王武的家鄉地址,告訴了她們。
到得第二天,楊素芳和張秀珍兩個女人,就結伴而行。
從京城出發,坐上了前往柳陽市的長途大巴。
那年代出趟遠門,是非常艱辛且危險的事情。
大老爺們出遠門,都要幾個同鄉一起。
更何況她們兩個是女人。
這一路,像現在這列客運車售票員,這樣無理蠻橫的人,她們見到過不少。
好在兩個女人,都還算機靈,一路忍聲吞氣,有驚無險,到了柳陽市。
二人現在一身的裝扮,是在到了柳陽市,找了家旅社住了一晚後,起床打扮的。
從京城來的時候,她們刻意穿的很邋遢,就是為了不招人眼,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盯上。
楊素芳由於過去這些年的經曆,被生活摧殘的,已滿臉滄桑。
雖近期得到公安機關以及王武的救助,生活和精神麵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但依舊顯得蒼老。
三十多歲看起來像四十多歲。
她倒不用過於擔心,會招來彆人的惦記。
可同伴張秀珍卻不同。
張秀珍一直從事的,都是舞蹈教學工作,常年在室內。
不像戶外勞作的那些人,會被紫外線照射的顯老。
她的皮膚白皙透亮。
又因為從事的是舞蹈,骨子裡透露著氣質。
三十出頭的她,風韻多姿。
即便沒有化妝,隻需往那一站,就能展現出她的儀態萬方、風韻猶存。
要是再化上妝,換上新衣,三十出頭的她,毫不遜色十七八、二十多歲的姑娘。
甚至要比那些年輕的姑娘,更多一分成熟的韻味,引人注目。
因此二人,刻意在從京城來時的大巴車上“扮醜”,一路才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到芒山鎮,是要拜訪王武的。
二人要是邋裡邋遢的,顯得對王武不尊重。
這才一大早起來後,就精心打扮了一番。
換上新衣服,也化了美美的妝。
楊素芳的眼睛,已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
視力恢複了很多。
雖很難痊愈,但日常生活還是能自理的。
二人今天一大早,吃完早餐,收拾好。
去車站坐上了前往芒山鎮的客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