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經深了,中央大區歌劇院裡的華麗戲劇也該到了劇情最為激烈刺激的時候。
貴族的歌舞升平是帝國繁華時代的體現,但是星星之火卻在他們注意不到的角落閃爍起了微弱的光亮。
三馬巷這裡的工地已經越來越大了,陸續過來很多的人,此地的房屋也早就不夠用了。
但是老百姓們卻一點都沒有為此感到憂慮!
木頭不夠了那就去更遠的地方、拆更多的屋子,運更多的木頭過來。
沃爾夫格勒最底層本的窮苦人們在此時展現出了某些高高在上者根本想象不出的無私與奉獻。
市議會吝嗇不給這裡的貧民區修建路燈,那麼老百姓們就拆下了自己家的桌子腿,舉起了火把在路上連成了一條又一條蜿蜒的火龍,最終聚集到了三馬巷的廢墟這。
無論男女老幼一家人拆倒了自己的房子,齊心協力地扛著房梁、拖著門板毅然地行走在了風雪交加的夜晚。
這個宏大的場麵讓剛回來的戈爾隆他們震驚萬分!
“我從來都不敢想象竟然還能有如此團結的畫麵……”
不光是戈爾隆震驚了,就連同行的西下城區會首威廉·赫舍爾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讓一讓,讓一讓!彆擋路了!”
後方有人大聲地催促著讓戈爾隆他們,在讓開了一個口子之後,戈爾隆追上了這家人詢問道:
“先生你們這是要去哪?”
“去給葉格林他們送木頭。”
“為什麼呢?”
“因為葉格林他們需要。”
這位中年男人簡短地回複著,腳下匆匆的腳步一直沒停,而他們現在所在位置也讓戈爾隆實在想不通。
“先生你現在的地方離三馬巷也有兩三條街的距離,按理說葉格林他們做的事情也沒惠及到你們頭上不是嗎?”
戈爾隆的潛台詞是:你們為什麼沒得到好處就去幫葉格林他們?
然而麵對他的問題,這位衣服上打著細碎補丁的工人卻瞥過頭去沒好氣地回複道:
“誰說葉格林沒幫到我們的?”
“要不是葉格林,我們一家哪可能買夠這一個冬天的口糧,要不是他們我的八個孩子今年肯定要餓死幾個!”
男人說完了,他的妻子也接起話來說道:
“是的,要不是葉格林他們要去給我們弄來便宜的煤炭,納尼爾先生他們也不至於死的。”
妻子要比起他的丈夫要多愁善感一些,她含著眼淚帶著哭腔道:
“早些時候叫咱們去買煤炭的時候我都看見了,那裡的小夥子們就沒有一個不受傷的!”
“都是些不大的娃娃啊,要是我的第三個弟弟沒餓死估計也跟他們一個年紀。”
女人和他的丈夫一起扛著木頭,他們的孩子大大小小地一起抬著門板跟在了父母後麵,一家人穿的衣服很薄但是腳步卻十分地堅定,絲毫不為風雪而減速分毫。
“早上買煤的時候,我的錢不夠一袋,你猜那裡的小夥子他是怎麼說的?”
戈爾隆沉默地搖頭表示不知道,他往來的眼神催促著女人繼續說下去。
“那小夥子對我說他們的煤不是按袋賣的,是按鏟賣的,我的錢可以買兩鏟。結果他們把兩個鏟子並成了一個,給我裝了滿滿一袋!”
“我遇到了葉格林,他還問我這點夠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