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處的革命軍首先開火,直接攻擊了敵軍陣線的腰部位置,並且分兵切割了敵軍的前後聯係。
敵軍部隊的中間部分打成了埋伏戰,先頭部隊打成了遭遇戰,後續的部隊則打成了攻堅戰!
中間被埋伏的敵軍首先龜縮了起來原地防禦,與革命軍維持著遠程交火的狀態,並等待著其餘友軍過來支援。
如果說此刻的戰況中部帝國軍那是還有些危急的話,那麼在先頭部隊這裡就變得十分讓人糾結了。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他們後方的友軍被圍,作為先頭部隊的他們最終也勢必會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
而此時隻有兩個選項擺在了他們麵前:
一個是向後去支援友軍,彙合後看能不能一齊打破敵人的包圍圈,不過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側麵迂回的戰術完全失敗了。
還有一個就是不管後麵的友軍繼續執行任務,隻要攻陷看前麵不遠處的咖啡館,沒有了重機槍壓製的我方部隊就能很快趕來支援,到時候不僅能夠圓滿完成任務還能順便把後麵的友軍給救出來。
所以這支迂回部隊的先頭部隊頭也沒回地就走了,隻留下了被圍的友軍在苦苦哀求。
不過他們走不走對於革命軍這邊來說都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是革命軍的主要進攻目標。
相反他們卻是革命軍手上一個誘餌,是迫使敵人不斷往這裡增兵的理由。
革命軍在圍點打援!
保持包圍中的敵軍編製基本完整這就等於是給敵軍統帥增添了舍棄的成本,而隻要他派來的兵越多,這裡的沉沒成本就越難讓他放棄。
通過不斷地壓牌最後就能逼迫敵人在此地跟革命軍打出一個總決戰的態勢來!
帝國軍113師的師長當然知道他們在這個破地方完全不占優勢,但戰況已經發展到了此般被動的局麵他也隻能選擇繼續跟敵人熬下去。
芬靈師長一邊在通訊盤裡命令其他分散的部隊往自己的方向集結,另一方麵又不斷地給前線增添士兵。
一個地方被圍了就再派一個連隊從更遠的地方迂回著去解救,但他們的周旋的部隊又會遇到革命軍的阻礙,運氣不好就又會像一開始那樣被分割包圍!
革命軍依靠著城市內的地形嚴重遏製了帝國軍陣線的展開,後者人數再多也不可能在巷戰的時候投入全部的兵力。
相反化整為零的革命軍卻能夠在任何地方阻礙敵軍的前進。
戰場被切割得細碎,兩邊的高層早就沒法指揮手下的部隊了。
帝國軍人多但是他們的戰術刻板、勇氣也不足,防守有餘但進攻不足;而革命軍這邊戰術靈活、勇氣可嘉,但人數和火力上的劣勢卻讓他們一時半會兒啃不下敵人的陣地。
兩邊就這麼相持住了,彼此的傷亡比上並沒有什麼特彆大的差距。
如果就這麼持續下去的話,人數更少的革命軍顯然會徹底落入劣勢當中。
然而這也隻不過是在這一片戰局上的考量,在整個戰略博弈當中革命軍這邊已經贏了!
當113師被拖住的時候,敵軍在戰略上的失敗已成定局!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