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神聖光複聯盟終於選擇派出使者的時候,遠在舊大陸的希爾瓦尼亞帝國宮廷會議上,關於布尼亞克總督區淪陷的事宜也總算討論出了一個能讓多方接受的章程。
這次事件的影響之惡劣前所未有,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掌管政壇多年的老首相就被迫引咎辭職。
在帝國各大報紙的渲染下,關於布尼亞克通天塔傾覆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街頭巷尾。
整個帝國都震驚於這個驚天巨聞,各路有頭有臉的人士都爭相地在報紙上刊對叛匪口誅筆伐。
以至於這段時間整個新聞業報紙的銷量都較往常增長了13倍,基本上每天都會出一刊加印的內容出來。
聖城希爾瓦尼亞的報童們這幾天都是抱著一捆捆的報紙在售賣。
然而民間的討論即便在這麼熱烈也永遠不及宮廷會議上的各方代表。
海陸軍就因為該誰去主攻的問題接連吵了快兩個星期,而各大公國也有些蠢蠢欲動。
尤其是鄧肯裡亞公國和塔蘭霍夫公國最為活躍。
鄧肯裡亞公國位於舊大陸的西北角,三麵環海是帝國海軍身後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赫恩霍夫伯國的赫恩施塔特家族就是從鄧肯裡亞公國王室分離出去的。
布尼亞克地區一直處在赫恩霍夫伯國的影響下,這裡出問題了他們就必須想辦法解決。
本來在鄧肯裡亞大公看來這不過是他們的家務事,頂多提防點皇室可能的小動作就可以,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塔蘭霍夫公國竟然在這個時候插了一腳。
“那個老混蛋真是很能抓住機會啊,竟然在這個時候盯上了北希德羅斯,他就不怕猶布科那邊出問題嗎?!”
會議結束後鄧肯裡亞大公在自己的官邸裡氣憤地罵道。
本來他們這些公爵們都已經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在帝國皇室的威壓下他們有著天然的利益。
本該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
當年為了把12公國給統一到一起,帝國皇室頒布了帝國的宅地法。
這項法律讓他們這些公國們和皇室達成了協議,各大公爵們承認皇室的統治地位,而皇室則保證他們每一個人領土權利的完整。
在宅地法簽署之後,12公國彼此都固定了自己的領土不能隨意擴張。
這項製度把公國們的外在矛盾都限製在了帝國政壇之內,他們彼此能互相牽製並且能夠保證政局的長久穩定。
在這項製度誕生之後,常年征戰的舊大陸竟然迎來了上百年的和平,而且至今依舊存續著。
帝國的教科書上,這項製度被各類文人墨客不斷地歌頌著,同時也是帝國子民能夠為之驕傲的存在。
在短命的血奴階層看來,這就是天大的恩賜,但在尊貴的各大公爵看來這就是皇室擺在台麵上的陰謀!
帝國皇帝手段上更勝一籌,他利用了各大公爵的貪婪讓他們簽署了一項彼此製約的協議。
宅地法規定了12公國不能隨意擴張自己的領土,但是對於海外殖民地卻沒有這個限製。
因為海外殖民地都是以帝國的名義去開拓的,而宅地法規定的隻是12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