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第二天,革命軍收複了沃爾夫格勒周邊三座屬城的消息當即就傳遍了整個城市。
前兩天還在陰陽怪氣的報社們今天全都調轉了方向,直誇革命軍英明神武打得帝國軍屁滾尿流。
就連葉格林也被他們給捧成了整個沃爾夫格勒的光複者、希德羅斯的英雄、無情的血族殺手、工人的保護者、聖光遺留在外的聖徒……
反正基本上每一家的報紙上都得給他安兩三個頭銜的。
“甚至他們還不帶重樣的呢,這個取名字的本事可比我好多嘍。”
葉格林放下了今天的報紙,此時革命軍最高指揮部內隻剩下了他和斯塔林兩位高層。
戈爾隆今早成功收複了最上遊的梅戈利堡,現在估計正帶人在整合那裡的兩座城市,為之後的戰鬥提前打好基礎。
同樣的為了這個目標米莉亞也帶隊前往了城市南麵廣袤平原地區,她需要在那裡繼續深化各村落間的基層組織建設。
之後的戰鬥中,可以預見的是這一片衝積平原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淪陷為敵占區。
一般的勢力都不會在這種注定會被敵人占領的地帶投入過多的精力去建設,頂多就是堅壁清野把這些地方的人口和糧食都給遷走。
但是葉格林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在沃爾夫格勒戰役開始之前就派人過來解放這些地區,更是在現階段大敵當前的環境下派出了更多的人手過去。
“所以我就說了沃爾夫格勒這座城守不得。”
葉格林今天的心情很好,他喝了杯白開水就繼續分析著。
“這地方除了東麵是個沼澤,其他三個方向都是平原,就一條大河能作為防守的天塹。”
“即便我們切斷了南北和東西向的兩條鐵路線,但敵人也依舊可以順著河流下來,沿著大海進來。”
彆的不說沃爾夫格勒西南麵的紮裡亞斯克城就是個絕佳的登陸地點。
這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是布尼亞克地區的第二大城池,除了工業基礎比不過首府沃爾夫格勒之外,其餘的不管是人口還是城市規模都不比沃爾夫格勒差。
而且這裡也有一條鐵路與主乾線相連,敵人隻要在這裡登陸,就能夠很輕易地順著鐵路線打過來。
“不同於阿尼亞斯克在南麵城防薄弱,紮裡亞斯克旁邊就是埃迪烏斯山脈,鐵路線該死不死的就建在了一個山口那。”
“根據偵察兵的回報,紮裡亞斯克的守軍已經在山口的位置布置好了8公裡多防線,我們除了繞過去彆無他法。”
現在革命軍還有團級以上指揮能力的就隻剩下了葉格林和斯塔林兩個人,像托卡列夫這種剛剛升上團長的現在可能都還在慢慢磨合呢。
對於革命軍之後的戰略規劃,紮裡亞斯克這地方是一個礙眼的節點。
葉格林他們如果不解決掉這裡,敵人就能夠通過城市港口源源不斷地從海上接收援軍,並且通過鐵路快速輸送到戰場前線。
而且隻是破壞鐵路線也沒有用,因為鐵路的大部分裡程都在埃迪烏斯山脈境內,出了山口到沃爾夫格勒的距離其實並沒有多長。
即便要破壞敵人的鐵路線也應該是去破壞山裡的才對。
“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暫時沒有攻堅敵人陣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