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恩霍夫伯國亦是如此,他們伯國的常備軍數量也理論上來說也隻有8個師而已,這還是伯國在建立之初就爭取到的部隊編製。
隨著當年那一場公國削爵改伯國的風波之後,他們這種海外伯國被嚴重限製了其擁有的部隊數量。
儘管對於這條命令大家心裡都是有所怨恨的,但至少在明麵上大家也都老老實實地遵守著。
不過在暗地裡伯國也嘗試著組建自己的私軍,以家族護衛隊、城市防衛隊、地方民兵的名義組建了一係列部隊。
這些部隊在帝國的陸軍總部那邊沒有正式的編製,帝國自然也不會下撥任何的軍費。
對於海外伯國的小動作,帝國展現出了無比的大氣和包容。
因為這些私自建軍的伯國們很快就會發現,當削藩戰爭結束之後,世界秩序歸於和平,他們手上養著的軍隊也愈發昂貴了起來。
國際形勢迎來了大和平時期,軍隊沒有了保家衛國的作用,有的隻是拖垮財政的巨大支出。
即便沒有帝國的命令,各大伯國們也都主動或被動地解散了各自的私軍。
或者也如赫恩霍夫伯國這裡一樣,將這些私軍和城市的警務、消防、反恐給結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種名為城衛軍的特殊部隊。
明麵上說好聽點,城衛軍就是集警察、消防員、衛兵為一體的綜合化多功能部隊,說難聽點就是拿著一份工資乾著三個人的活。
因此馬爾森·芬靈中將很清楚城衛軍這幫人在之後的守城戰中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畢竟親曆過沃爾夫格勒戰役的他實在太清楚這些了。
這幫名叫革命軍的人猛地很!
手裡拿著簡陋的武器就能把他手下的113師給揍得滿地找牙,更何況了現在聽說他們的裝備還更厲害了。
馬爾森·芬靈中將不敢想象現在的革命軍究竟有多厲害,但他對此也並非毫無辦法。
這位逃跑很厲害的將軍有個其他貴族稀缺的優點,那就是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十分清楚現在自己手下的兵不咋地,而革命軍又十分擅長迂回包抄的戰術。
戰鬥開始,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調動自己的部隊,一旦出現紕漏自己不得不去救某個地方的時候,那麼他們也絕對會趁虛而入,神不知鬼不覺地鑽入自己部隊的側後方發動襲擊。
因此馬爾森·芬靈中將得出了一個結論:要想防禦革命軍的進攻,所有的陣線就必須圍地嚴嚴實實的。
但這樣一來又會出現一個新問題,如果各部隊的戰線之間布置得過於嚴絲合縫,那麼整條戰線的長度就會嚴重縮水。
到時候很可能部隊就隻會龜縮在一小個地方,很容易就被革命軍給團團包圍。
隻要這個問題橫在這不解決,馬爾森·芬靈中將的想法就是一團廢紙。
而這位將軍對此卻一點也不慌,因為他早就想好了該怎麼辦了。
既然戰線長了容易被滲透、戰線短了又容易包圍,那麼就直接選一個足夠長,但地形上又不容易被包圍的地方構建防線不就好了?
馬爾森·芬靈中將選擇的就是奧爾加格勒的城牆!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