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帝國軍與以往的都不一樣,當第一集團軍抵達陣地之後他們沒有第一時間發動進攻,反倒是在原地構建起堅實的防線。
敵人不主動進攻,革命軍這邊的運動戰也就無從打起。
“這次算是遇到硬茬子了,敵人在艾森海因方向的部署也是這樣隻守不攻,而且他們還封鎖了文查河的航運。”
“我們現在已經失去了文查河的糧食進口渠道,而本地的麥子也快要到了收獲的季節。”
斯塔林在革命軍的作戰會議上首先擺出了他們麵對的問題。
革命軍本來是沒想在奧爾加格勒逗留太久的,但奈何敵軍不給力,總是不來收複這裡。
於是革命軍本著閒著也是閒著的精神,就在這裡多發展了兩個月。
在夏季的這兩個月中,革命軍與本地的老百姓們結成了堅實的友誼。
高舉著紅旗的年輕人帶著革命軍隊伍來到了奧爾加格勒的鄉下。
他們放下了武器、挽起了褲腿,頂著夏日的炎熱、揮舞著鋤頭幫靠百姓們挖開了一條條簡易的水渠。
對於澆灌不便的山區,他們也主動挑起了擔子幫老鄉們灌溉著山坡上的糧食。
今年的氣候很是炎熱,降水不多,要不是有著革命軍的幫助,大部分的農民都很難有個好的收成。
但是現在,看著逐漸變黃的麥穗,大家都知道今年一定是個豐收之年。
入秋之後的第一縷落葉帶來了即將豐收的色彩,但是從遠方拂來的西風也帶來了屬於戰爭的回響。
革命軍現在正糾結著一件事,如果任由敵軍采取對峙策略,那麼本地的秋收工作必然受到影響。
本地的老百姓折騰不起,而革命軍也不想讓這一季的糧食就這麼順利地落入敵人手裡。
儘管為了這次的戰役,帝國的戰爭機器全開,從舊大陸運來了源源不斷的物資。
但戰場上的敵我雙方都知道後方有多少物資不重要,能運到前線才是最為重要的。
因此戰爭前沿區域的糧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要麼提前組織人手搶收麥子,要麼主動出擊去進攻敵人的防線。”
“前者可能會損失一部分糧食,但能夠保證大部分糧食都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而選擇後者的話,我們也能拖延足夠的時間。”
斯塔林對於奧爾加格勒的糧食是十分重視的。
布尼亞克的地區的麥子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成熟。而且沃爾夫格勒的工業疏散已經開始了。
布尼亞克平原的糧食需要優先供應撤退的隊伍。
因此奧爾加格勒這裡的糧食對於革命軍來說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能極大地減少後方的壓力。
“不過要在奧爾加格勒這裡阻擊敵軍的話,我們後方的防線就要危險了。”
“我們現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防守這麼大一片地區。”
戈爾隆在忙完了艾森海因的事情之後沒有著急回去,而是跟著葉格林來到了奧爾加格勒這裡。
原本他過來是準備籌備奧爾加格勒的設備轉移工作。
奧爾加格勒這裡並不是什麼大型的工業城市,並且周邊的地區也大多是以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為主,其工業發展水平極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