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他們在武器裝備上已經比任何敵人都要先進,他們火力是任何敵軍都沒法比擬的。
即便如此帝國軍的這些優勢也很難發揮得出來,要想讓帝國軍重拾當年那種敢打敢拚、不畏傷亡的氣勢,就必須從上開始改革現有的帝國軍事製度。
但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是帝國製度上的問題,但絕不是單是製度的問題,這是為了維持一個全球性非大一統政權所作出的必要犧牲。
隨著帝國軍事版圖的擴大,為了避免當年古帝國崩潰的局麵,帝國的皇帝阿拉裡克創新性地引用了遠東那邊的製度。
在帝國內部開始大量啟用文官。
這位吸血鬼種族史上最聰明、最開明的帝王根據帝國實際的情況做出了創造性的改良,他沒有完全讓文官去管理軍隊,而是讓文官去製衡軍隊。
具體點說就是軍隊內部的升遷、軍官的任命、部隊的訓練和作戰計劃的製定依舊是由武官那邊負責,但是諸如部隊的財政、武器的研發、裝備的采購和後勤的調配等工作全都交給了特殊的軍事文官集團。
武官集團通過戰績和功勳來構建升遷體係,而軍事文官這邊則是通過製度和政績來確定等級體係。
兩個利益集團的內部邏輯不同,外在利益也不同,內生動力甚至還是相互衝突的。
這樣一來聖血帝國既能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但又能避免軍隊膨脹之後去乾涉政治。
軍事文官集團天生就必須和武官集團去爭權奪利,但是從他們手上的權利分量來看呢,他們又是天然弱勢的一方。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他們勢必會在跟武官集團的鬥爭中落敗。
然而這才是阿拉裡克皇帝高明的地方。
他設計的軍事文官集團在政治結構上與帝國的官僚體係高度契合。
這就意味著他們隨時可以接收到來自帝國文官集團的支援。
帝國內政部和帝國財政部就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們天然就會有一層間接的保護傘。
到時候隻要帝國皇室居中調和,武官和文官的勢力鬥爭就很容易得到平衡。
具體的表現為,帝國自從征服了希德羅斯掌控了兩片大陸以來,各種起義和暴動層出不窮,但軍事政變卻一次都沒有過。
文官製衡軍隊的政策賦予了帝國超強的政治穩定性。
帝國政壇的穩定和吸血鬼長壽的種族特性又賦予了帝國極強的耐力,讓帝國能夠通過長年累月的戰爭去不斷地消磨掉對手。
所以帝國從來都不怕失敗,因為他們可以用一個個失敗去堆砌最後那一場關鍵性的勝利。
就好比當年的遠東戰役一樣,遠東的大虞王朝是帝國遇到過的最難纏的對手,帝國整合了除遠東之外的所有地區但依舊難以征服遠東這片古老的土地,大虞王朝最終是敗在了天命和自己人的內鬥上麵。
所以對於革命軍在奧列什鎮的短暫勝利,不管是第57師的師長還是在後方剛得到情況的卡森堡王子都表現鎮定。
他們無所謂革命軍這場的小勝,直到革命軍全體轉移至杜布羅森林的消息被證實後才讓他們稍微重視了起來。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