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格林解釋道,帝國由於其國內巨大的種族矛盾,這導致了他們在軍隊建設上麵一直缺乏有效的動員手段。
說通俗一點就是帝國軍沒法解釋士兵為何而戰的事情。
如果是普通的民族國家完全可以用民族主義敘事去解釋這個問題。
教廷可以用宗教信仰和收複失地去解釋。
哪怕是既不神聖也不光複的聯盟也可以用打倒吸血鬼、解放人類為口號去團結人。
唯獨帝國這邊什麼都做不到,隻能用金錢去購買軍隊的忠誠。
這樣雇傭式的軍隊若要想形成戰鬥力,對職業化的要求非常高。
同時為了保證帝國軍事上的優勢,就必須要大力發展武器設備,必須保證技術上的優勢。
“咱們的敵人不管是本土來的還是殖民地這裡的,都有一個老毛病。”
“那就是過度依賴所謂先進的武器。”
“這個問題就集中體現在兩個點上,一個是重炮集團,一個是機甲部隊。”
葉格林帶頭分析著帝國軍的情況。
誠然帝國軍的這兩個優勢,就現在來說革命軍是完全沒有辦法正麵應對的。
但相對應的帝國軍絕對的優勢也會構建起他們的絕對劣勢!
為了維持重炮集團和機甲部隊的作戰能力,帝國軍一個師的編製十分臃腫!
總計一萬五千多人的兵力,其中有四千多人就隻是為炮兵和機甲服務的。
一個師屬炮兵營共有18門重型野戰炮,每個野戰炮配屬有16名士兵。
其中8人負責操作火炮,剩下的8人全都在負責彈藥的運輸工作。
這樣的炮兵營,帝國軍每個師會配置一到三個。
機甲部隊差不多也是這個狀況,而且每台機甲所需要的人數比起重型野戰炮隻會多不會少。
“敵人那邊對機甲和火炮有依賴,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帝國把這倆東西給當個寶一樣,咱們呢完全可以瞄準這兩個東西去收拾他們。”
“就像剛剛結束的奧列什戰役一樣,咱們隻要展現出能夠威脅他們重炮部隊的能力,敵人自己就會自己往後收縮兵力。”
“這樣一來咱們是不是就有了調動敵軍的契機了?”
“有了契機,是不是就有了能打運動戰的機會?”
葉格林連著兩個問題,直接點透了之後的戰略規劃。
在他看來敵人一定會想辦法找革命軍進行戰略決戰。
“他們最好的做法就是沿著鐵路沿線重點布防,利用狹窄的地形和重火力、有機甲的優勢來和我們對抗。”
“敵人的戰略意圖很簡單,他們會想儘各種辦法把戰鬥給限製在一個個微小的戰場當中。”
“他們想做的就是讓我們用人命去和他們拚炮彈的數量!”
葉格林說著這些話的時候習慣性地揮舞起來手臂,他自信的笑容已經溢滿了臉上!
“敵人的打算很精明呢,但我們沒必要去和他們對牌!”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戰鬥給拉到宏觀層麵上來!”
“我們要堂堂正正地告訴他們……”
“……這不僅是發生在斯維爾山脈的戰鬥,更應該是發生在整個奧爾加格勒地區的戰鬥!”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