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機甲部隊隨著重炮集團的撤離,也意味著帝國軍在這一側的戰線徹底失去了衝鋒阻斷的能力。
隻要革命軍在重炮集團重新部署好之前發動大規模攻勢,這一側的敵軍必然全線潰敗。
因此負責這一套戰線指揮的57師第一旅旅長隻能被迫收攏手裡的高價值部隊,然後也順著重炮集團離開的方向一起撤離。
這樣一來,一個重新通往德納蘇蒂斯山脈的口子就被敵人自己讓了出來。
革命軍在主動跳進敵軍包圍圈之後又主動跳了出來!
自從戰役的第一階段結束了。
革命軍和帝國軍之間總共爆發了三次戰鬥。
革命軍總計傷亡2241人,失蹤17人,非戰鬥導致的缺額為0。
帝國軍總計傷亡1143人,失蹤859人。但因為編製缺失、武器缺乏、組織混亂導致的戰鬥力缺額卻高達5310人。
除了這些明麵上的數字之外,還有一項數據也有些耐人尋味。
那就是武器彈藥的損耗量。
帝國軍那邊的具體數據還在統計中,現在57師的後勤官隻知道他們大概損失了一個旅的步兵裝備。
重機槍的缺額率已經來到了23,步槍彈藥的庫存已經來到了警戒線。
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第57師後續的作戰效能。
而相對應的,革命軍這邊迫擊炮彈藥的消耗也十分嚴重。
僅僅隻是三場戰鬥,105和106縱隊的迫擊炮彈藥庫存就已經下降了一半多。
步槍、重機槍彈藥還有手榴彈的消耗也十分驚人!
但好消息是,後麵三項的庫存在經曆了三次戰鬥之後總庫存竟然不減反增。
革命軍在戰場上的繳獲率驚人。
第57師作為帝國本土的精銳軍隊果然富得流油,革命軍就沒有見過哪支部隊會給重機槍班組配備12個彈藥箱的。
帝國的軍事編製在這方麵顯得十分奇怪。
明明對於普通步兵的輕視是成製度的、成體係的,而且由來已久的。
但是在具體步兵裝備配置和重機槍班組配置上卻十分豪華。
普通的一個帝國軍士兵,會裝備一支朗烈1280款栓動步槍,配備4到8盒標準子彈,每盒30發子彈。
再加上兩顆手榴彈,一頂鋼盔、一個鋼製飯盒和水壺、一身帆布軍服、一雙牛皮短靴、一個帆布睡袋背包和一條牛皮腰帶,這就是一個帝國軍士兵全部的裝備了。
僅僅從一個士兵的彈藥配給就能看得出來,帝國對士兵裝備的配置是要求他們長時間作戰的。
帝國軍士兵的裝備是按照高強度、低烈度、短時長,連續作戰的目的去設計的。
這十分符合帝國對於治安戰的實際需求。
但是這套配置卻根本沒法適應寬大戰線的正麵作戰!
革命軍低強度、高烈度、長時長的作戰方針讓已經習慣了治安戰的帝國軍一時間沒法去應對!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