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丹·潘菲洛夫在之前的戰鬥中失去了自己所有的戰友,但是他卻並沒有因此放下進攻的腳步。
這倒不是因為他薄情寡義,更不是因為他鐵石心腸。
相反他一直都是個內心敏感的人,童年的不幸讓他變得自閉和內向,孤寂的性格讓他壓根不會正常地與人相處。
但自從革命軍來了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博格丹一開始是不太想加入革命軍的,儘管是因為革命軍獲得的自由,但是從小在風月場所長大的他卻不會信任和任何人。
他自信即便不依靠任何人,隻憑借自己的能力也能夠成為人上人。
但是博格丹還是低估了現實的艱苦,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他在得救後沒多久就染上了風寒,生著病體力下降的他壓根沒有任何老板敢來雇傭。
他甚至連乞討都做不到,戰後的格林尼亞一片混亂,根本沒人願意去幫一個倒在路邊的流浪漢。
然而奇跡依舊在眷顧著他,革命軍看到了倒地的博格丹,把他帶到了他們的營地,給他找了醫生又連著照顧了好幾天的時間。
博格丹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時候照顧他的人叫葉洛霍夫,是革命軍的一位連長。
他們連隊白天的時候要忙著去幫忙重建城市,深夜了下班之後又要幫著來照顧自己。
這裡收留的人很多,像博格丹這樣生病的還不止一個。
隊伍裡的成年人忙不過來了,就是一個叫做佐裡安的小子成天圍著他們這些病號跑。
格林尼亞是個多雨濕冷的城市,在這裡生病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就像死亡總能帶走幾條流浪漢的生命一樣,是不值得大家去在意和關注的。
但有著這樣一支隊伍卻從不漠視屬於窮苦人的苦難,他們總會願意伸出自己的手去拉一把那些即將被泥潭吞噬的人。
即便這樣做對於他們毫無利益可言,這幫人也依舊在堅持著。
博格丹從不向往光明,他也不覺得這個陰暗的世界上會存在光明。
然而在就大病初愈的那一刻,他整個人崩潰了……
因為他之所以不向往光明,其實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他從未見過光明!
革命軍的出現就像是他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本該黑暗的一生。
從那一刻起,博格丹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他主動加入了救命恩人葉洛霍夫的隊伍,在倒塌的廢墟間幫忙重建房屋,幫著格林尼亞的百姓們打掃街道。
那時候的他過得很累,但是他的人生從未這麼充實過。
他感覺到自己前三十多年算是白過了,那種被老鴇壓榨著乾活的日子隻能叫做活著,而隻有像現在這樣的才能夠稱得上的生活。
救了他一命的葉洛霍夫隊長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不太會說那些場麵話,但是他卻告訴了博格丹一個最為淺顯的道理:
【好生活是咱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是從傑米列夫老爺子那聽來的,他是從葉格林那聽的,現在我又講給了你】
葉洛霍夫的確是個不會說話的人,但博格丹卻感受到了他的意誌,他期望著自己總有一天也能把這句話告訴另一個人,讓其不斷傳承下去。
所以啊,之前漁民亞羅米爾問他為什麼要如此拚命的時候,他為什麼微微一笑。
因為不拚命哪來的好日子?!
此時的博格丹被編入了一個臨時的戰鬥小隊當中擔任著副班長,班長和機槍手是一個小隊的,他們負責在後方進行火力壓製和指揮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