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中部四人一行、能坐四人,前後相對狹窄的地方能坐兩人,加上站著控舵的人,總共可以運載21人。
雖然運載量不大,但船隻相對較小的體積卻能夠讓其被鐵路運輸。
因此在沃爾夫格勒造船廠被生產出來之後,這些小渡船就可以通過鐵路被運送到格林尼亞。
然後隻需要找人拖著船隻逆流而上就可以運抵奧爾加格勒這裡。
為了不被敵人給提前察覺到,這些渡船還不能提前部署過來,隻能在要用的時候安排人手臨時搶運。
在這個過程中,沿線的老百姓們幫了很大的忙,他們一個村一個村地接力運送了這些船隻。
總共28艘渡船在夜幕降臨,敵人剛好撤離的時候運抵大灣鎮。
為此106縱隊特意成立渡河工作特彆行動小組,一個班的政工人員被安排了過來負責此事。
他們首先整合了小灣鎮這裡的人力資源,將動員過來的老百姓分成了幾組。
其中一組人在河邊上劃分出兩大片區域,上遊比較長的一段是停靠區,下遊是發船區。
發船區的長度雖然短了些,但是卻劃分出了好幾個停船位。
他們在船上的每個位置上都用炭筆標注了一個數字,並且都配置好了相應的木牌。
到時候要上船的革命軍就可以憑借著木牌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相應的裝備按照了這樣的模式去分發木牌。
就好比重機槍就占了前後四個人的位置,可以安排在船隻正中間,迫擊炮格子數占據地少隻有兩個。
不光是在船上,在陸地上他們同樣做足了工作。
工作人員在接近出發區的地方,用石灰粉在地上畫出了排隊線用來引導前來渡河的部隊,並且在等候區一個個方格子對應船上的座位。
前來準備渡河的戰士拿到木牌之後都會被帶到方格子這裡,提前熟悉他們在船上的位置。
這樣一來當第一批革命軍連隊到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上船的工作。
接著渡船就會出發,利用水流的速度漂流到下遊納爾斯村。
上岸之後,這一隊革命軍戰士就會拿出繩子拖著,船隻向上遊跑步進發。在來到大灣鎮中部的時候就會讓船夫一個人把船再開回去。
此前劃分好的停靠區就是用來接應這些船隻的,到岸後就會有人幫著把船給重新拖回發船區等待排隊出發。
革命軍沒有采用多船並進的方式渡河,而是一艘接一艘地連貫發船。
整條河岸,同一時間隻會從頭尾兩處發送一輪總計兩艘的渡船。
這樣的渡河安排流程極多,組織度異常苛刻,但是效率卻出乎意料地高!
革命軍平均20秒就能發出兩艘船,一次運載42人,多人的106縱隊完全可以在4到5個小時的時間內全部渡過伊姆拉河!
敵人還在慶幸革命軍攻勢逐漸疲軟的時候,殊不知106縱隊已經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完成了一次戰略轉移!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