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班火車將傷員和老鄉們都給送回沃爾夫格勒之後,葉格林他們也隨著第二班列車趕了回來。
此時貝內托主教也從北方趕了回來,除了還在埃迪烏斯山脈發展根據地的科爾沙金和聖殿騎士團之外,革命軍的高層總算是聚齊了。
“戈爾隆同誌,撤離工作進行地怎麼樣了?”
會議一開始葉格林就詢問起了最為重要的問題,而戈爾隆的回答卻有些喜憂參半。
“好消息是我們已經運過了不少工業設備過去,從夏倫卡背麵的文德山脈那裡走水路,就能運抵卡西金同誌經營的根據地。”
“考慮到我們先期發展應該是以農業為主的情況,除了幾台手搖式車床和一台無魔蒸汽機原型機之外,我運過去的大多是伐木場和礦場設備。”
“從艾森海因那裡搜集來的冶金設備現在還放在沃爾夫格勒這裡,隻有少部分運抵了夏倫卡。”
“我們在這方麵還是欠缺經驗了,提前把設備弄過來,結果要去尋找落地點的時候才發現根據地那邊找不到礦。”
戈爾隆對於這些問題表現得還是有些焦慮,但葉格林聽了之後卻還算滿意。
他笑著跟戈爾隆說道:
“戈爾隆同誌先喝口茶,有些東西是急不來的,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嘛。”
之前在運送艾森海因的冶金設備的時候,葉格林就有些隱隱擔心這個問題。
畢竟要搬遷工廠,首先你也得提前規劃好工廠在哪?
尤其是資源型的工廠,在安置的時候一定是要挨著礦場邊上才行。
在這方麵,革命軍一開始派人去發展根據地的時候就已經派了探礦隊跟著一同前往。
然而探礦這件事根本急不來,大半年時間過去那邊也才探出來一條鐵礦和一片煤礦,而且對於儲量也隻有一個大致的估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探礦隊的同誌這段時間基本都住在野外,他們用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摸清一座山的。”
戈爾隆也知道前方探礦隊那邊已經儘力了,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的時間太短。
“要是帝國再給半年的時間就好了,我一定能把大部分工業設備都給安排過去。”
說到最後戈爾隆抱怨的同時竟然也自己看開了一部分,他開著玩笑地說著,大家也跟著一起笑。
“帝國能給我們大半年的時間來準備已經是他們政治鬥爭的結果了,要是把這時間延長到一年,他們的宮廷早就變戰場了。”
“不過戈爾隆同誌,咱不說工業了,農業設備這方麵弄得怎麼樣了?”
比起工業發展,葉格林覺得根據地一開始最應該考慮的是農業問題。
而在這方麵,戈爾隆就自信多了。
“葉格林放心,農業設備我從一開始就在弄了。”
“沃爾夫格勒工業剛複蘇的時候我就安排鑄造廠去打造農具,現在我們累計已經向根據地那邊發送了超過10萬柄熟鐵鋤頭、12萬熟鐵鐮刀、8萬的斧頭、3千把鐵犁和兩千多的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