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賣了?!”
“葉格林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戈爾隆目瞪口呆地盯著葉格林不可置信地問道,他想不通葉格林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第一,我沒有開玩笑,在這件事情上,戈爾隆同誌我是認真的。”
葉格林豎起一根食指說道,接著他又豎起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具體的理由戈爾隆同誌你剛剛已經跟我們說過了。”
“我們現在有槍缺彈,打不起第二場奧爾加格勒戰役了,這就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葉格林的理由都是之前在會議上討論過的,但大家想不明白的是他究竟是怎麼把這幾件事給結合到一起去的。
革命軍現在彈藥儲備匱乏的確是一個最為的致命的問題,但為什麼彈藥儲備不足就需要把手上的機甲部隊給賣了呢?
難道不應該是去解決問題本身嗎?
“問題本身暫時是解決不了的,就像我剛剛說的是一樣。”
“這是我的疏忽,沒有在我們剛拿下農村的時候就去建立基本的衛生製度,導致了我們現在居然被硝土這一種資源給卡了脖子、卡了戰略。”
“但是呢,這個問題又不隻是搜集硝土的問題,還是我們整個隊伍、整個組織發展的問題。”
葉格林的話越說越繞了,很多人前麵的問題還沒聽懂,他又把另一個問題給聯係了進來。
對此葉格林是這樣解釋的。
從雷曼沼澤遊擊隊時期的經驗來看,搜集硝土的工作其實並不難。
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需要一個政權把其統治力量給延伸到每一個村落,才能保證硝土穩定的供應。
然而這也隻是保證了穩定供應而已,如果還想保證供應量大,就必須保證糧食供應的充足。
葉格林的這個推論乍一看似乎沒什麼邏輯,但仔細一想其實全都是鄉村基層治理時才會麵臨的問題。
硝土的產生依賴人畜的糞便,而一個村子人類糞便的量不會驟然增加,想要提升產量就必須發展養殖業用其副產品動物糞便來積硝。
養殖業的發展又會帶來糧食供應上的壓力,尤其是要通過養殖業來供應糞土的情況就勢必需要發展集中養殖的模式,而非散養。
“因此歸根結底,我們要想建立一個不怕敵人封鎖的火藥生產線,我們在農業上就必須有所建樹。”
葉格林的這段分析大家算是聽懂了。
他的意思是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解決不了,但是在長久的規劃下勢必會被革命軍給解決的。
之前他提出的那些問題對於帝國來說可能非常困難,但是對於革命軍來說卻不是問題。
這一番論述不僅講清楚了在火藥原材料供應這個問題上,哪個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又有什麼是表麵矛盾。
同時還再一次論述他為什麼要把根據地給開到農村去的緣由。
因為要供應起一整條不怕敵人封鎖的產業線,除了農村其他什麼地方都辦不到。
城市固然有著產業集中的優勢,但相對應的單一的城市也是最容易被敵人給封鎖的,尤其對麵還是個全球性帝國的時候。
之前剛麵對硝酸短缺的時候戈爾隆就已經安排人手去改造沃爾夫格勒的下水道係統了,利用城市產生的糞便他也建立起了一條還算完整的產業線。
新鮮的糞便會被運到城外空地處與泥土混合,然後在陰涼的棚子裡發酵堆肥一段時間,等糞便中的含氨類化合物與土壤中的矽類礦物結合成硝酸鹽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過濾提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