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計劃確定了之後呢,又總能壓著自己的脾氣去配合已經商討出來的計劃。
這一點他可比葉格林厲害多了,那位可是個最終計劃出來了之後也不會改變自己看法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賣機甲的事情已成定局的緣故,戈爾隆現在竟然還豁達了許多。
對於葉格林的計劃,他已經完全理解了。
在當前形勢下,革命軍對帝國軍已經有著十足的戰略威懾能力。
葉格林的想法估計就是在不損害革命軍的軍事力量的前提下去進一步瓦解敵方的軍事威脅。
之後隻要把這支軍事力量完好無損地帶到山區根據地去,革命軍就能夠獲得很長一段時間的安穩發展。
畢竟帝國打仗要麼看的是麵子,要麼看的是錢。
革命軍現在占據著大城市而且還擊敗了帝國派來的第一支遠征軍,這無疑是在朝著帝國光鮮亮麗的臉上瘋狂地扇耳光。
再加上之前通天塔倒塌的影響,帝國這次能派出這麼多部隊,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這些。
但如果革命軍將根據地從城市轉移到山區了呢?
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首先北希德羅斯的幾個總督區對於其轄區的幾大山脈的掌控能力基本沒有,那地方一沒錢、二沒人,交通不便就算了統治成本還非常高。
就這種地形哪怕放在君主強勢的封建王國都很難建立有效的統治,更不用說是在總督區的統治下了。
帝國在那個地方沒有核心利益,而且革命軍待在那裡也不會礙著他們的麵子。
那麼可以預見的是在革命軍在徹底發展壯大起來之前,帝國不太可能再一次組織這種規模的部隊過來圍剿了。
之前在和葉格林深入交談過後,戈爾隆就去研究了帝國近些年來平叛事跡,他才猛然了發現這些規律。
怪不得葉格林總說希德羅斯革命的要點在農村。
能提出這個觀點,不光是對革命本身有著很深刻的理解,更是對帝國有著非常透徹的分析。
戈爾隆可以預見隻要前線的帝國軍能夠不斷收複大城市、小城市,那麼帝國對於他們的損失勢必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革命軍的勝利在於削弱他們戰略威懾能力,讓他們不敢追擊到山區根據地去。
而帝國軍的勝利則在於收複被革命軍占領的城市,重新建立布尼亞克總督區。
這兩點在葉格林的規劃下,竟然一點兒衝突都沒有。
隻要能把帝國軍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那麼隨著革命軍全麵退出布尼亞克大平原進入格利爾芬山脈之後,帝國軍勢必不會追擊下去。
而想要保證這樣的局麵,革命軍就不能損失太多!
革命軍的戰略威懾不是應對現在的帝國軍,而是要去應對退守山區根據地之後的帝國軍。
為此現階段的革命軍就必須想辦法把戰線給鋪開,把敵人給引進來打。
主動放開北部防線,把沃爾夫格勒給送到帝國第三集團軍麵前就是葉格林給他們準備的陷阱!
帝國軍最終的勝利目標就在眼前,相信他們根本無法拒絕!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