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大陸居民日益富足的生活條件的跟北希德羅斯貧窮的農民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當舊大陸的帝國公民在享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美食的時候,希德羅斯這邊的民眾依舊是在盯著自家熬得各種糊糊發愁。
雖然說今年由於革命軍來了的緣故,布尼亞克地區的人們都享受到了一段物資相對富裕的日子。
但是長久以來建立的飲食習慣卻不會因為短暫的溫飽而得到快速解決。
本地居民們的普遍飲食依舊還是以各種糊糊和乾硬的麵包為主。
不過居住在革命軍駐地周圍的村民們就不一樣了。
就從托卡列夫現在所在的101縱隊第一支隊1連的駐地來看,這裡的軍民相處地就十分融洽。
部隊此時正在剛收完麥子的田裡紮營,卡洛夫和柳博芙作為作為炊事班裡年紀最小的人被單獨拉出來在村子中央搭建起了臨時的廚房。
1連的人跟本村的村民們達成了協議,村民們一起供給他們駐紮時的物資供應。
相對的革命軍的人就會負擔起幫村民們砍柴、修繕房屋、挖水渠的工作。
凱洛夫和柳博芙的工作也是協議裡附贈的,他們需要負擔起一整個村子所有人一日三餐的供應。
當然食材是由村民們提供,每家每戶也必須輪番派人過來協助。
“凱洛夫,還有多久才好啊?”
“家裡小孩聞著都流口水了!”
“巴托大叔,我看你饞了才對吧,再等等馬上就炒好了!”
經過了半年多鍛煉,凱洛夫現在的性格開朗多了,他顛勺的功夫隱隱間已經有了大廚的風範。
他在前麵熟練地翻炒著冒著香氣的菜肴,柳博芙則是在後方帶著很多婦女一起處理著食材。
炒菜這種烹飪方法早就傳到了沃爾夫格勒,但真正把它帶到普通老百姓中間的還是葉格林。
凱洛夫的烹飪技巧是從魯金斯基那裡學的,而魯金斯基又是傳承至最正宗的葉格林本人。
雖然在這過程中,魯金斯基針對葉格林的烹飪方法做出了非常多適應本地化的改良,但他也從不說這是自己的成果,一律都推到了葉格林頭上。
這樣做其實就是想要利用葉格林在軍隊的聲望快速推動士兵們去適應這種新吃法。
等革命軍的人都習慣了炒菜的吃法,老百姓們也會有樣學樣。
美食隻是一個切入點,革命軍這麼做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將軍隊和老百姓給緊密地聯係到一起去。
以往的軍隊都是拿錢辦事的,不管是國王也好還是將軍也罷,誰給錢他們就聽誰的。
老百姓想要求軍隊辦點事也得先出一筆能打動他們的雇傭金而已。
葉格林並不認同這一套軍隊的組織模式,他想要打造一支與眾不同的隊伍。
因此革命軍勢必要表現出與傳統軍隊不一樣的地方,深入群眾就是他們最為顯著的特點。
乍一看革命軍跟老百姓達成的協議也是雇傭協議的一種,但真到實施的時候就能發現其中的不同。
革命軍的所有協議都是能夠讓自己融入到群眾的。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