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阿拉裡克大帝改革中,已經規定了帝國是有能力調遣這些公國的部隊為帝國的戰爭服務,各大公爵也認可了這項決議。
但這也是有代價的。
公國的部隊有且隻有帝國能夠調動,皇室自己的命令就不行。
就好比這一次的布尼亞克收複戰役,第二集團軍的海軍步兵其實就是某位公爵麾下的私兵,卡森堡王子自己的私人護衛隊理論上來說也是皇室的私兵。
這些部隊理論上來說都受到帝國陸軍總部的管理,但實際上帝國的陸軍總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要想調遣得了這些部隊,首要任務就是得在戰前的會議中將相關利益給劃分好。
不然就會出現這次的局麵,本來收複沃爾夫格勒這樣一件不算太難的軍事行動硬是被各大公爵給拖了大半年,革命軍都打下一大片地盤了他們才決定好最後的出兵方略。
最後這些人能夠達成一致意見,不是危急的情況逼迫出來的,單純隻是革命軍已經發展到出了足夠的體量。
整個布尼亞克地區除了紮裡亞斯克之外全部淪陷,赫恩霍夫伯國北部地區淪陷。
這些城市的失陷意味著軍功上限的提高,各大勢力能夠瓜分的東西也就變多。
能夠操作回旋的空間變大,自然就能夠妥協出一個相對穩妥的出兵方案。
其實這一次第二集團軍應該是在南麵的伯國登陸的,畢竟赫恩霍夫伯國是帶有一點鄧肯裡亞公國的背景,也算是海軍那邊的自己人。
但可惜皇室在這時候耍了一點小心思提前將自己的第一集團軍給調往了這個方向,而把明顯有些問題的紮裡亞斯克留給了海軍那邊。
帝國皇室的幕僚團在開戰前就發現紮裡亞斯克有問題,他們沒有猜到革命軍的具體戰略,但是卻看到了埃迪烏斯山脈那裡的鐵路線過於單薄的問題。
從這裡出發必然受到地形的挾製,敵軍隻需要在山脈出口處構建防線就能很好的阻攔路上進攻的通道。
屆時海軍的人就不得不從海上出發,在沃爾夫格勒西麵進行登陸作戰。
但這樣一來他們就會遭到城市守軍的頑強抵抗,到時候帝國的部隊再從南北兩個方向一起夾擊過來就能輕鬆收複城市。
然而這樣的計劃終究還是破產了,帝國皇室那邊低估了革命軍的戰鬥力和葉格林的戰略水平,也同樣低估了海軍這邊的。
法弗納海軍上將在紮裡亞斯克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了埃迪烏斯山脈的問題,他果斷地放棄了這個雞肋的城市轉而選擇南下攻占了格林尼亞。
可以說這位海軍上將的戰略眼光是十分出色的……
“但可惜咱們的王子殿下似乎對他還是存在了些不該有的小心思。”
馬爾森將軍在收到了第一集團軍發來的命令之後有些感慨,但感慨歸感慨,他也並不覺得卡森堡萬王子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對。
畢竟人家可是皇室的人,戴著王子的桂冠就得守著皇室的本分。
“打壓各大公國的勢力就是他們皇室該做的事,不過這也挺符合我們之後的戰略不是嗎?”
馬爾森將軍輕輕一笑,第七方麵軍的將領們也都心領神會。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