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型號的機甲本來就是為了壓製步兵而特意設計的,狹窄山路給了它們更好的發揮空間。
革命軍在這個方向上完全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唯一能拖住敵軍的竟然還是他們自己。
“是的,我們這裡的敵軍每天做的就是上前來突破我們的陣地,然後進發了一段路程之後就停下來構建防禦。”
“我試過好幾次的繞後迂回,但是都被擋在了敵軍的防線之外了。”
諾維科夫說起他們麵對的敵人也是十分無奈,敵軍的這套烏龜戰術十分呆板,但不得不承認就是好用。
108獨立團拿這股敵軍完全沒有任何辦法,按照敵軍進攻的速度他們最多也就拖延三天。
唯一可能的取勝方法就是跳出戰術的層麵,在戰略上進行更大的迂回,一口氣殺到奧爾加格勒地區徹底切斷這支敵軍部隊的退路和補給。
但可惜這樣的戰略對兵力有著更高的要求,不然的話不管是迂回部隊還是留守部隊都有可能因為兵力不足的問題而被敵軍給一舉突破。
可惜即便想到了取勝的秘訣,革命軍現在也抽不出足夠的部隊南下支援。
107和108獨立團在奧爾加格勒戰役之後也因為革命軍整體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縮編,他們每個團現在也就是8000多人。
算上在格林尼亞撤離期間加入進來的人,頂死撐也就兩萬人出頭。
兩個獨立團在兵力上對比敵軍是絕對的劣勢,而在這樣劣勢的情況下他們還必須承擔起阻擊作戰的任務。
這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至少在道路狹窄的山區他們還能用這點人數去阻擊敵軍,要是放在了地形開闊的平原上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革命軍現在就是在和時間賽跑,這一點哪怕是在戈頓河北岸有著相對優勢的葉格林也十分清楚。
按理來說就他們現在取得的優勢,最好的做法就是讓第三集團軍繼續握著沃爾夫格勒。
因為隻要這座布尼亞克地區的首府依舊掌控在帝國軍手裡,那麼第三集團軍就必須放置重兵在此防守。
這等於是用一座對革命軍已經沒有多少戰略價值的城市去換取了敵軍寶貴的機動兵力。
隻要第三集團軍能夠調遣的機動兵力遠比革命軍的人數少,那麼革命軍就能隨時隨地去襲擊沃爾夫格勒外圍的其他城市。
就好比第一階段擊敗敵軍60師的戰鬥一樣。
即便那個時候敵人從城裡調來了援軍,加上被圍的60師也並不會在人數上占據優勢。
反倒是以逸待勞的革命軍能夠采取圍點打援的方式解決掉敵人的機動兵力。
這樣的戰鬥再多來幾次,敵軍能夠調出城的部隊一定會越來越少,屆時革命軍隻要繼續突襲他們後方的補給線敵軍就必須從城市撤離。
然而隨著第二集團軍的孤注一擲,他們放棄了紮裡亞斯克轉而去進攻格林尼亞之後,這一切的戰略都很難實現了。
革命軍失去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南方戰線,紮裡亞斯克的布置也失去了作用。
現在為了策應從南麵而來的難民,他們也不得不在戰略優勢的情況下去執行一個不利於總體戰略的戰術。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