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羅勒長官,我預計隻要計劃能夠成功,帝國的陸軍絕對會主動幫我們拖延第二集團軍的腳步。”
“他們一定會竭儘全力阻止海軍的人再度斬獲功勞的。”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計劃是一位年輕人提出的,但這就是革命軍隊伍的魅力所在了。
羅勒很喜歡這裡的氛圍,他的脾氣跟斯塔林有點像,那就是敢用年輕人、敢投資潛力股。
安德烈波夫的計劃很快就得到了批準,羅勒親自找到了還在軟禁中的佐爾坦本人,希望他能夠動用在舊大陸的人脈網給帝國的各大報社投遞一刊特彆報道。
佐爾坦本人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他甚至都不問羅勒要傳遞的情報是什麼就把自己在舊大陸幾個線人的聯係方式給了他。
接著在製定好詳細的計劃之後,羅勒也把相關的企劃遞給了負責鎮守沃爾夫格勒的斯塔林。
斯塔林在得到保衛部的計劃之後也十分重視,當即就把相關情報遞送給了葉格林。
此時葉格林剛帶隊趕到了戰場前線,情況果然如他之前所想的一樣複雜。
南麵這裡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帝國軍的部隊如同獵犬一般時不時地就盯上難民的隊伍死咬一口。
“托卡列夫你帶隊去正麵戰場進攻敵軍,留下兩個支隊給我來清除後方的敵人。”
葉格林在趕到的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分兵的決定。
針對敵軍在後方活動的機甲小隊,他將2個支隊4個團的兵力布置在幾個重要的交通路口。
敵軍的機甲在戰略層麵上的機動力很高,而且裝甲防護也讓革命軍十分頭疼。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依舊是以重機槍為主要武器,在對付革命軍陣地的時候往往力有不逮。
之後靠著這四處據點的防守,革命軍重建了從南方開往沃爾夫格勒的鐵路線。
有了火車的輔助之後,難民隊伍的轉移工作也快了許多。
不過這還不夠,敵軍的威脅依舊存在。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葉格林采用了兩手抓的戰術。
一邊派遣聖殿騎士們去圍追堵截,另一邊在趕走了敵軍機甲部隊後又派步兵在關鍵位置構建防線。
以四個大據點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去了很多零散的小據點。
彆看這些據點小,但是一個據點內隻要配備了一支反器材步槍就能極大地威脅到敵軍機甲部隊的進攻。
革命軍的反器材步槍在對付長弓級輕型機甲的時候很難擊穿對麵的裝甲,但如果運氣好的情況下擊中了機甲的關節處等裝甲薄弱的位置,就能癱瘓掉對方。重機槍雖然壓製力十足而且備彈量充足,但是麵對防禦工事的時候就十分雞肋了。
希德羅斯地區入冬後的泥土硬地跟水泥地似的,但革命軍卻早有準備。
他們帶來了很多鐵錘和鐵釺,在礦工鎬頭的幫助下革命軍小隊往往能就地取材挖去泥土,澆上熱水就能構建出一個簡易的防禦碉堡。
革命軍土工作業的速度極快,在老百姓的幫助下他們往往能在一晚上的時間內,沿著外圍陣地構建出一整圈新的防禦碉堡。
依托這些碉堡他們極大地限製了敵軍機甲部隊的活動,同時也依托這些碉堡之間的道路網,革命軍的工作隊也能極快地找到失散在各處的難民將他們都帶到鐵軌附近。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