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時間過去了,在不長不短的時間內一下子竟然發生了許多的事情。
首先就是之前收複了夏倫卡是第七方麵軍報告,他們在布尼亞克南麵再度和革命軍交手了。
這次的作戰規模很小,而且第七方麵軍還小輸了一籌。
在他們的報告中,部隊在沿著鐵路線行進的過程中遭遇了革命軍的伏擊。
但好在前線的指揮官調度有方,帝國軍英勇的戰士不畏犧牲,這才從敵人的包圍圈中跳了出來。
然而他們人雖然逃出來了,但運載著大量食物的火車卻被敵軍給繳獲了。
不過幸運的是,由於這支部隊吸引了革命軍主力的注意,另一個方向的帝國軍撿到了一個大便宜。
他在戈頓河上截獲了革命軍的運輸船隊,等檢查過後才發現這竟然是被繳獲的重炮和機甲。
第七方麵軍一連遞交了兩份報告,一好一壞正好對衝了軍功與懲罰。
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兩份戰鬥報告太過巧合了,但是帝國的行政體係之下邏輯什麼的不重要,文件的格式正確與否才是最關鍵的。
“將軍,東西已經清點完了,北方很有信用,約定的數量一個不差。”
斯特塞爾剛剛清點完入庫的貨物,雖然革命軍隻給了重炮和機甲,沒有給相應的彈藥和燃料。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
畢竟他們之後要應對的是帝國文官,又不是戰場上的革命軍。
少點彈藥和燃料怎麼了?能把新部隊給拉起來就行。
“斯特塞爾,前去送貨的列車回來沒有?”
“報告將軍,這列火車差不多明天就能回來。”
“很好。”
馬爾森將軍輕輕點頭,在處理完一份文件之後,他繼續吩咐道:
“等明天列車回來之後就再裝載一列給我們的新朋友送去,之前答應的尾款可不能不認賬啊。”
馬爾森的第七方麵軍在這方麵的效率很高,在第二天火車剛回來沒多久他就把尾款發了過去。
而革命軍那邊的效率也不低,第二天魯金斯基就再次帶人過來接洽。
這一次雙方就貴族俘虜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魯金斯基那邊開價不高,但隻接受用糧食現貨來換,不接受帝國的貨幣。
馬爾森將軍對此並沒有什麼異議,在他看來革命軍完全是被迫在眉睫的危機給逼急了,不然也不可能主動暴露出自己的弱點。
然而這跟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方急缺糧食,恰好他手上又有著足夠的糧食,雙方簡直是天然的合作對象。
至於現在是不是應該趁著革命軍缺少糧食的時候發動突襲去擊敗他們,馬爾森將軍從未考慮過這個選項。
他這個人很貪,但是不傻。
革命軍現在缺糧很大程度上是接納了大量難民導致的,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革命軍這是在自作自受。
但是從長遠的利益來看,他巴不得革命軍繼續這樣作繭自縛呢。
馬爾森將軍現在最怕的不是革命軍缺糧,而是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不缺糧了。
現在的革命軍完全是被自己的道德給束縛住了,被一堆本就不該歸他們管的難民的牽製了。
如果自己這個時候腦子一熱對他們動兵,萬一把人家給逼急了完全不管這些難民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