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格林關於精耕細作的提議很有道理,但戈爾隆在聽他論述完了之後卻提出了一個問題。
“葉格林,你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根據地現在還處在開荒時期。”
“一上來就精耕細作我覺得可能不是很有必要啊。”
戈爾隆不是反對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而是現階段根據地的糧食缺口還沒有大到需要全麵啟動的程度。
在他的看法裡,根據地完全可以循序漸進地推廣這一生產模式。
畢竟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擺在了這裡,要想讓他們普遍學習到輪作和田間管理的知識,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借鑒沃爾夫格勒大重建時期的經驗,通過勞動來一點點地教會大家相關的農業知識。”
戈爾隆這麼說著。
之前在沃爾夫格勒戰役之後,革命軍就是通過組織大量的工作隊來重建城市的。
當時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從事這種工作,建造房屋、修補道路、建設水壩什麼的,他們之前都沒有接觸過。
但是在革命軍的帶領下,將整體的工程拆分成不同的小項目。
由熟練工人帶頭教會第一批人,然後由已經學習好的人帶領一個工作隊在實踐中不斷學習。
這樣做一開始的時候會慢一些,但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效率也在不停地提高。
到最後的時候,所有的工作隊基本都已經掌握了完整的房屋重建和基礎設施建造能力了。
戈爾隆想要複刻的就是這一模式,在他看來根據地完全可以起到帶頭示範的作用,讓部分人先學會,然後分散下去再帶領各村的村民不斷在實踐中學習。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消耗兩三年的時間,但勝在穩定,不會因為根據地政府的強行乾預而造成什麼不可預測的後果。
戈爾隆的看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葉格林卻依舊搖頭。
不過這一次他卻沒有直接反駁戈爾隆的建議,而是語重心長地說道:
“我理解戈爾隆同誌你的想法,因為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但有一個事情我覺得我們必須提前做最壞的打算。”
葉格林跟自己意見相左,但是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反駁過來,這讓戈爾隆感到很不熟悉。
但這也讓他立即警惕了起來,這說明事情的嚴重性已經到了能讓葉格林主動收斂脾氣跟他耐心商量的程度了。
“葉格林你是說咱們西麵可能出事?”
戈爾隆有些試探著問道,而葉格林也鄭重地點頭回應。
根據地西麵就是帝國的亞季總督區,作為北希德羅斯麵積最大的行政區塊,亞季總督區有著最多人口。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聖血曆1289年1月,在前年也就是1287年的時候亞季總督區就已經有瘟疫開始蔓延。
直到時間來到1288年亞季的總督區才開始采取最基本的應對策略,那就是嚴守境內各大城市,把感染瘟疫的人給扔到城外去自生自滅。
從當年夏天開始就已經就已經有不少難民從北邊南下,但是卻被布尼亞克的總督給攔在了邊境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