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商隊來取貨那天,西域的葡萄藤上結滿了青果。林硯抱著硯安站在布莊前,看夥計們把融合紋樣的綢緞往駱駝背上捆,光流在布上畫出的椰棗樹泛著金光——這是特意為波斯商隊加的“祝福光效”,老胡商說在波斯,發光的椰棗樹象征“一路順遂”。
“紅柳冰藍的料子備好了嗎?”沈知意往硯安的小坎肩裡塞了塊紅柳根,這坎肩是用“紅柳冰藍”邊角料做的,葡萄紋在陽光下若隱若現,“波斯商隊的頭領說要帶兩匹去羅馬,讓那邊的人也見識見識咱們的染布手藝。”
硯安突然抓住駱駝的韁繩,小手在韁繩上劃了劃。光流順著韁繩爬,在駱駝背上拚出個小小的笑臉,惹得波斯商隊的頭領直笑:“這孩子比我們帶的羅盤還靈——跟著他走,肯定能順利到羅馬。”
綠衫精靈突然在林硯耳邊蹦:“檢測到紋樣學堂前圍滿了人!光流說他們都在等‘親子染布’開課——連布市的小販都帶著孩子來了!”
學堂的帳篷裡擺著二十個染缸。林硯剛把紅柳根分給孩子們,光流就湧起來在缸邊畫圈,把紅柳根、雪山冰、西域水的用量標得清清楚楚。個梳小辮的西域男孩剛把根須放進染缸,光流就裹著根須在他的小手帕上染出朵紅柳花,男孩的母親立刻拍手:“比我繡的還好看!以後不用買胭脂了,讓孩子給我染帕子就行。”
沈知意正教家長們用羊毛氈染冰藍色,聞言往他們手裡塞了本圖譜:“這是光流畫的‘親子互動指南’,從選料到晾曬都寫著——晚上給孩子講故事時,還能把染布的事當睡前故事講。”位母親剛翻開圖譜,光流就順著書頁爬,在“孩子可參與的步驟”那頁閃了閃,像在說“讓孩子多動手”。
綠衫精靈突然驚呼:“‘手藝傳承圖譜’升級了!光流能標注親子分工——孩子負責加染料,大人負責攪拌,既安全又能讓孩子有參與感,比單純的教學有意思多了!”
波斯商隊的頭領來參觀學堂時,正撞見孩子們染出第一批紅柳帕。他指尖撫過帕子上的光流,突然說要在波斯開“紋樣學堂”:“我讓兒子留在西域學染布,學會了就回去開課——到時候光流要是能跟著去,肯定能讓波斯的孩子都愛上這手藝。”
林硯笑著遞過塊“紅柳冰藍”綢緞:“我們不單教染法,還能提供染料——雪山的冰碴用陶罐裝著能存半年,紅柳根曬成乾能隨身攜帶,光流會在陶罐上畫保質期,比你們帶的沙漏準。”
頭領的眼睛亮了,立刻讓人取來香料:“我用十車香料換染料配方——以後波斯的染布原料,都從你們這兒進!”
光流突然在他的香料箱上畫了個“換”字,綠衫精靈笑著說:“‘跨界合作’感應又生效了!光流算出這單生意能讓我們的染料賣到波斯——以後不用親自去,也能把手藝傳過去!”
傍晚盤點時,林硯看著賬本上的波斯訂單,突然覺得這西域的日子像壇越釀越濃的酒。小柱子抱著封信跑進來,信封上還沾著雪山的冰碴:“林哥!獵戶的兒子來信了——說他在雪山開了羊毛染坊,用我們教的法子染出的冰藍羊毛,被馬幫搶著訂,還讓我們有空去雪山嘗嘗新釀的奶茶!”
沈知意拆信時,光流自動在信紙邊緣畫出羊毛染坊的樣子——少年正站在染缸前,身邊圍著群學染布的馬幫夥計。信裡說:“我把光流畫的步驟圖刻在了冰洞的石壁上,這樣就算忘了,看石壁也能想起來——以後雪山的染布手藝,再也不怕失傳了。”
“等波斯的訂單做完,我們就去雪山。”林硯把信折好放進懷裡,“讓硯安看看冰洞石壁上的步驟圖,告訴他這就是‘手藝傳承’——比說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綠衫精靈指著波斯商隊遠去的方向,粉光裡帶著興奮:“‘跨地域紋樣庫’又更新了!光流能根據羅馬的氣候調整染法——那邊乾燥,就多加紅柳根保濕;那邊光照強,就多加雪山冰防褪色,比我們提前查的商路筆記靠譜多了!”
老胡商帶著孫女來學染布時,正撞見這場景。他孫女抱著塊染好的紅柳帕,光流在帕上畫了串葡萄,像在給帕子鑲邊。老胡商突然歎了口氣:“我年輕時總覺得西域的手藝走不出沙漠,現在看你們的布能走到波斯,才知道手藝就像光流——隻要有人傳,就能走很遠。”
林硯剛把塊“紅柳冰藍”遞給小姑娘,光流就順著布紋爬,在她的小裙子上畫了朵紅柳花。小姑娘突然舉著布跑向帳篷外,銀鈴般的笑聲在沙漠裡傳開,像給這染布的日子添了串音符。
駝隊帶著波斯的香料和新訂單出發時,西域的星星正亮。林硯抱著硯安站在布莊前,看沈知意把雪山的冰碴裝進陶罐。光流在罐口畫出條長長的光帶,一頭連著西域的葡萄藤,另一頭指向波斯的椰棗樹——那是他們用手藝鋪就的路,還在不斷往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