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他不知怎麼去解釋心疾。二來,他知道自己在朱元璋、朱標眼裡,隻是一個不學無術,頑劣的小孩,即便是解釋了,也說服不了他們。
之前能說服朱元璋,讓朱標放下所有事,憑借的是朱標的健康。現在朱標表麵上看上去,已經沒事了,再去說朱標有病,誰信?
“父皇,允熥是關心則亂。並無它意!”
朱標替朱允熥解釋一句,又道:“允熥,孤已經沒事了。孤的事,你就彆操心了。你去抄寫你的論語吧!”
“是,父王!”朱允熥蠕動下嘴唇,想說些什麼,卻什麼都沒說出口。
“父皇,我們走吧!”
朱標點了點頭,和朱元璋一道朝書房外走去。
當他們走到書房門口時,朱允熥忽然想起一件事,追問道:“對了,父王,晚上你還跟我一起跑步嗎?”
“跑!”
朱標頭也不回,隻留下了一個字。
就這個字,讓朱允熥提起的心,稍微放下一丟丟,雖然跑步治不了朱標心疾,至少能鍛煉他的身體,緩解下他的心疾,不至於讓他整個人繃得太緊。
不過朱標的心疾,源於和朱元璋的政見衝突,還需要持續關注,避免二人發生直接衝突。
朱允熥連續觀察了五天,發現朱標和朱元璋之間,一片平和,沒有發生衝突,讓他放心不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係統的任務上。
這些日子,他在關注朱標之餘,也在思索如何將係統獎勵的技術拿出來,建立工坊,完成係統任務。
最後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直接拿出技術,而是引導匠戶自己開發出水泥、玻璃鍛造技術。
這麼一來,他既不用解釋,自己一個沒出過宮的皇孫,怎麼拿出完整的煆燒技術。又能順利的將玻璃工坊,水泥工坊建設出來。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從係統書裡的後世資料發現,大明的很多技術,都處於時代領先,甚至斷代領先的地步。
隻是缺乏人引導,且大明主流都在讀書,科舉上,無人關心技術發展,才導致很多技術不是失傳,就是停留在原地。
若稍加引導,絕對能迸發出不一樣的風采。
還能幫助大明進一步發展,強大。
這日,朱允熥陪朱標跑完五公裡,沐浴更衣,用過早膳後,就換了一身常服,帶著常三,準備出宮,去完成係統任務。
“三弟,你這是去哪兒?不去書房讀書了?”
剛出寢宮不久,他就被朱允炆攔了下來。
朱允熥看了眼朱允炆,懶洋洋道:“今兒我要出宮,不去書房了。對了,以後喊我二哥,大哥沒了,我就是東宮嫡長子。”
“哼,喊你二哥?你有本事去跟父王說,看父王應不應你!”朱允炆一下子破防,咬著牙關,冷哼道。
“說就說,回頭我就去跟父王說!”
朱允熥撇撇嘴,沒搭理朱允炆,帶著常三繞過朱允炆,朝外走去。
朱允炆一愣,兩步追了上來,再次攔住朱允熥的去路:“不許走,父王說了,讓我督促你讀書。今天你必須去書房,哪兒都不能去!”
“哼,讀書?像你一樣,讀成個書呆子嗎?”朱允熥毫不在乎道。
朱允炆怒了:“朱允熥,你說誰是書呆子?”
“說你是書呆子,怎麼了?想打架啊!”朱允熥惡狠狠揚了揚兩個拳頭。
“你你你…”
朱允炆被嚇了一跳,連連後退,前些日子朱允熥在演武場,隨手拎著五十斤的石墩玩,他可都看在眼裡,哪敢跟朱允熥動手。
再說了,君子動口不動手,哪能和朱允熥動手,平白丟了身份。
“就這?連動手都不敢,朱允炆你還是乖乖當我三弟吧!”朱允熥鄙視的看了朱允炆,都懶得理他,徑直帶著常三走了。
“朱允熥,你給我等著!”
等朱允熥走遠,朱允炆才忿忿不平的自言自語,轉身準備放大招,找家長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