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馨說完,再次看了一眼趙員外,打了一個眼色。
趙員外心領神會,立刻朗聲道:“馨兒的意思,也同樣是我的意思。希望你不要拒絕!”
方才李清馨那番話說得通透,點明了盧家產業能有今日,多半是吳伯的心血。
趙員外更知李清馨的打算:此刻拉吳伯入股,既是收買人心,更是為了免去產業交割後的動蕩。
有吳伯這定海神針繼續打點,這偌大的產業隻會越做越強。
吳伯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清馨,滿眼裡都是敬佩、折服。
一成乾股,這絕非一千兩銀子能衡量的。
按盧家去年的盈利,這一成乾股每年的分紅便有數百兩之巨。
更何況,眼下盧家賤賣產業,這一成,其價值遠超千兩!
這位李姑娘,是真舍得。
吳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沉吟片刻。
他沉聲道:“既然李姑娘如此看重老夫,老夫願意為李姑娘效勞!至於欠姑娘的一千兩,日後便從老夫的分成裡扣除便是。”
盧婠看著這一幕,心裡也不是滋味。
她原以為自己待吳伯不薄,每年一百兩的薪俸在廣陵城已是獨一份。
可與李清馨這般手筆相比,那點薪俸簡直不值一提。
她看向吳伯,眼裡漫上一層愧疚。
李清馨再次開口,聲音清脆:“吳伯,這盧府暫且還交由您打理。我和義父日後來廣陵,也算是有個落腳之處。”
吳伯重重點頭:“馨兒小姐放心,我吳三貴,從今往後就跟著您乾了!保證將所有產業打理得井井有條!”
“吳三桂?”李清馨的麵色變得有些古怪。
吳伯見狀,連忙解釋道:“馨兒小姐,是我的名字不好聽嗎?我家中排行老三,我爹盼我將來能大富大貴,便取名三貴。”
李清馨這才恍然,原來是富貴的“貴”,並非那位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
郭主簿見事情已定,臉上堆滿了笑:“既然如此,本官這就為諸位過戶了!李清馨占六成,趙明遠三成,吳三貴一成!”
他提起筆,便寫好了文書。
“諸位,都看一看,若是沒有問題,便畫押吧。一共四份文書,都要畫押,其中一份,本官要提交商稅院備案!”
四人分彆傳閱,確認無誤後,依次按下鮮紅的指印。
吳伯看著契書上自己的名字,心中感慨萬千。
他本以為自己此生就要告老還鄉,在田埂間了此殘生,沒想到峰回路轉,竟平白得了盧家一成的乾股。
他為盧家鞠躬儘瘁十幾年,從未得到過一絲一毫,反倒是這位僅有三麵之緣的李姑娘,竟有如此魄力與胸襟。
郭主簿將一遝整齊的銀票遞給盧婠:“盧姑娘,這是您的銀票,您收好!”
他又將另外三百兩銀子收進抽屜裡:“這是轉讓交割的契稅,也得一並提報縣衙。”
盧婠接過那厚厚一疊銀票,一臉驚喜。
她轉向李清馨,鄭重地一拜:“李姑娘,多謝。”
李清馨擺了擺手:“盧姑娘,無需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