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東南角,舍有有一空地,四麵均是蓄水大池,正中位置,立有一尊赤銅大鼎。
熬煮精食……便是在此處進行。龐龍一放出熬煮精食的消息,眾人立時振奮。
十多號人馬,結伴來到鼎前。
“取蓋!”
龐龍一聲令下。
李仙等眾護院,從木梯上爬到鼎頂,這鼎足足丈許高,鼎身十足沉重。
鼎有四耳,鼎身邊沿的厚度,可供幾人落腳。
踩穩實後,李仙俯腰,雙手抓著鼎蓋,看向周圍幾人。
紛紛對上眼神後,眾人點了下頭,開始齊齊使力。
“轟隆……”
鼎蓋被挪動了半分,厚重的聲音四周回蕩。
包括李仙在內,起蓋之人共有五人。五人合力,竟隻能勉強將鼎蓋微微抬起。
此物之厚重,著實讓人詫異。
“內炁可視為一種勁,將內炁運出,包裹重物後,再抬起卻時便能節約很多氣力。”
“但此物巨大且厚沉,我內炁難以將其包裹,抬起來十足費力。”
李仙咬著牙,使出全身力氣,將鼎蓋又抬了三寸。
這鼎蓋呈現方形,龐龍見眾人抬得吃力,大喊道:“取繩索來!”
話音方落,一護院將一道黃色繩索用力拋來。龐龍伸手接過,將繩索揮使如鞭,朝鼎蓋一甩。
啪嗒一聲,繩索纏繞鼎蓋之上,這時,龐龍手腕再一抖,再朝回一拉。
竟臨空打了個繩結,把那鼎蓋牢牢綁住了。
“好功夫!”
李仙讚歎道。
龐龍一笑,將手中繩索,傳給其他護院,說道:“你等用力拉,合力將鼎蓋取下。”
如此這般,就好似拔河一樣。鼎上有李仙等人在抬,鼎下有十數名護院在拉。
齊力協作下,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將鼎蓋取下。
砸在雪地上,震得地麵抖三抖。
李仙手腳有些顫抖,是耗力太過的正常狀況。
“單單是開鼎,便已經這麼麻煩。”
“這些東西,我曾是雜役時,可沒機會接觸。”
倒生起一種感慨,上一次熬煮精食,李仙可是在莊外候著,來回運送清水。
時境變遷,這次也能分上一杯羹了。
……
“動作小心點。”
“這是龍鳴炭,僅是巴掌大小,可就要一兩銀子。”
“要是弄壞了,按照莊規,要從你等籌薪裡扣,手腳都給我放輕些。”
開鼎之後,便是布炭。
將火炭擺放在大鼎底部,這“龍鳴炭”是圓柱形狀,炭身上有上百個細小孔洞。
一塊炭能燒很久,而且熱度極高,火力具備穿透性。是熬煮精食時,常用的一種炭料。
燃燒時,會發出“呼呼”,好似巨龍吐息的聲音,故而得名“龍鳴炭”。
“一兩炭便是一兩金。”
李仙砸了砸舌。
似乎隻要與夫人有關的物事,都貴得出奇。對那“花錢如流水”五字,有更深刻的見識。
約莫有千枚炭,擺放成下方上尖的形狀。隨後龐龍弄起火勢。
大火洶洶,直將空氣灼得扭曲。這出自“龍鳴炭”的火,極為特殊,焰色淡黃參紫,燒得雖然旺盛,卻緊緊貼著鼎壁。
乍看上去,好似鼎身上,渡上一層火焰花紋一般。
做完這些,李仙等人的活事,總算告一段落了。龐龍直行去內院,再走回來時,手中多了四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