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最看著他,隻說了一句:“我手裡有的是學生。”
郭連達眨了眨眼,然後領悟。
“我手裡現在有個急單,三十個學生發傳單,和你們剛開業的時候有點像,他們明天要開業,昨天晚上來找的我,我還沒來得及招。”
“給多少?”
“一個人頭十五,你要能短時間給我弄來三十個人,今天就發傳單的話,咱倆對半。”
中介這回事,就是賺的這份錢,在北方有個術語,叫賓縫,就是指賺取買家與賣家之間差額,或暗指回扣。
陳最:“一個人頭一人七塊五唄?”
郭連達點頭:“對。”
“十塊吧。”
“不是,小陳老板,這還帶講價的啊...”
“你給我招服務員的時候一人頭要了我三十,傳單這活少說人家給你一個人頭二十,還著急,實在點。”
郭連達:“你要人的時候也著急啊....”
陳最一抬頭:“咱都痛快點,行的話,我現在給你找人。”
“很快就到?”
“應該差不多。”
郭連達:“那試一次?”
陳最想了想又道:“招人的地方靠譜吧?”
郭連達一拍胸脯:“放心,絕對靠譜,那麼大店擺在那呢,要是敢欠學生一分錢,找我。”
陳最:“這有網線嗎?”
“有。”
“小凱。”
趙小凱現在已經明白怎麼做了...
雖然總感覺心裡有點彆扭,但想來願意來的學生,也是想賺這份錢的,這應該叫做互助...
於是接過郭連達扯過來的一根網線,插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他登陸了QQ。
手指有些羞恥的在已經有了十七的二百人大群裡,發布了郭連達口述的招聘公告...
幾乎一瞬間,本來也挺熱鬨的QQ群裡倒是還是一如既往,少有幾個直接在群裡問的。
但私聊的對話框,哐哐的就彈了出來。
是的。
這比小賣鋪招人好招。
因為小賣鋪畢竟對口的顧客都是同學,很多人還是放不下身段的。
但如果是在外麵,那情況就完全不同,兜裡緊,家裡也不富裕的同學還是很多的。
而且對於經濟學院發展最好的十多個群裡的人來說,陳最和趙小凱的名聲極好,這必然是要比街頭廣告,職業介紹所,甚至現在剛有的一些網站,值得信任的多。
他們發布的招聘廣告,在這個還沒有那麼多套路的時代,對認識他們的學生來說應該算是顯而易見的熱心幫助...
所以很快,經過溝通,確定了現在能來的三十人後,趙小凱在群裡打出了‘報名終止’的四個大字。
郭連達在一邊看著..
就一個想法,這群他能加嗎?
顯而易見,不可能...
但其實即便加了,他的招聘效果也不會這麼好。
這其中還有一種無形的信任壁壘。
趙小凱和陳最已打通。
但他沒有。
……
半個小時後,來自各個群裡現在有時間可以參加工作兼職的三十名學生來到了樓下。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趙小凱花了三十塊錢,給大家一人買了一根冰棍,然後在郭連達的通知下,那邊的客戶來了,人都沒帶走,直接給了他們印好傳單,約定好了工作內容,直接上街發就成了。
而客戶會在街上開車溜著,以防學生們有偷奸耍滑的把傳單扔進垃圾桶裡。
趙小凱沒管這些,他就是看著眼前這群大多還都熟悉的麵孔走向了街頭,覺得這事其實也沒什麼。
賺錢嘛,不磕磣。
無論是我賺,還是你賺。
大家都賺了,就總歸是好事。
而且這就賺了三百塊錢,前前後後也沒廢什麼力氣,比小賣鋪跑出三百塊純利...那可輕鬆一萬倍。
就是陳最,不,三哥這狗幣,腦袋瓜子怎麼長的啊..
原來這特麼就叫流量變現啊。
要是按照這個思路....
站在街頭的趙小凱四十五度仰望街頭還沒點亮的路燈,忽然開始明悟...